- 行业动态
国产手机进入“洗牌期”将面临诸多考验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3-07-23 阅读次数:1512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国产手机正在经历一场从“淘金”到“洗牌”的痛苦过程。业内普遍认为,2013年下半年到2014年第三季度将是国产手机最重要的“洗牌期”,大批企业将在此期间“出局”。分析人士表示,国产手机在“洗牌”期间,已经遇到和马上将面对以下9大考验:1、市场增速迅速放缓。IDC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增速从2011年的63%下降至45%,预计今年仅为24.3%,放缓趋势非常明显,上升幅度十分有限;2、产能过剩,库存严重。从今年4月开始,深圳大量中小手机企业因为库存、资金链断裂而涌现倒闭潮;3、亏损是多数。目前年出货量在2000万部以上的国产品牌手机厂商净利润均在4%以内,联想更是刚摆脱亏损;4、品牌羸弱。国产厂商都表态两年内将是在高端手机和品牌建设的“最后机会”,但由于对市场和预期不确定,中兴、酷派等大型厂商相继缩小了预算投入。高端机型迟迟难以量产、品牌投入缩水、营销方式匮乏,成为中兴、华为、酷派们这种传统B2B手机厂商们集体遇到的现实问题;5、运营商合约机成“份额毒药”。通过话费补贴,三大运营商目前已占据了超过50%以上的销售渠道,但国产手机厂商们却正陷入“两难”结局;6、渠道操盘混乱。华为、酷派等国产手机厂商曾在2012年重金投入社会渠道,但都“铩羽而归”;7、缺乏核心技术;8、水货猖獗;9、3G到4G,产业转型大限将至。“推动年内发放4G牌照”已成为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明确要求,市场预计10月之前三张TD-LTE 4G牌照就将提前发放。4G牌照正式发放后,国产手机厂商受限于高通芯片方案售价和专利授权费用,4G手机在价格方面将无法与国际品牌拉开价格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