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动态
一、电池片出口规模大幅增长
2020年1月电池片出口规模1078MW,同比上升132.7%;2月电池片出口规模805MW,同比上升115.3%,总体来看电池片出口呈大幅增长态势。但从出口增速环比情况来看,2019年2月电池片出口374MW,环比下降19.2%;2020年2月电池片出口805MW,环比下降25.3%,相比2019年2月出口环比增速回落了6.1个百分点,系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导致企业减产和物流效率下降叠加所致。考虑到海外疫情的加剧以及检疫时间延长等因素,预计3月出口增速也会有所下滑。
二、组件出口规模同比持平
2020年1月组件出口规模5486MW,同比上升3.0%;2月组件出口规模3879MW,同比下降0.5%,总体来看1-2月组件出口规模同去年基本持平。但从出口增速环比情况来看,2019年2月组件出口3898MW,环比下降26.8%;2020年2月电池片出口3879MW,环比下降29.3%,相比2019年2月出口环比增速仅回落了2.5个百分点,较电池片环节回落幅度明显偏小。疫情对2月组件出口的影响不是很强,随着海外疫情的加剧,港口清关以及检疫时间延长,叠加疫情严重地区可能会出现海外项目延期等因素,预计疫情的影响在3月的出口情况中会体现的更加明显。
为应对美国、印度、欧洲的贸易关税问题,国内企业加速海外产能布局,包括在海外投厂、租赁以及代工等各种方式。截至2019年底,海外电池片和组件产能已分别达到了46GW与65.5GW左右。2019年海外组件产量增长了22%,而电池产量增速仅4.2%,因此严重依赖来自中国本土的电池。根据2019年出口电池片的规模以及海外产能规模来看,海外在2020年会有至少10GW以上的电池片需求,平均每月1GW以上的需求。从1月的出口数据来看基本符合要求,但如果因为全球疫情蔓延影响,导致2-4月国内电池片出口规模持续萎缩,一方面可能会使海外电池片产能利用率短期走高,对国内电池片的依赖程度有所下降,从而造成电池片出口价格下滑。根据PV infolink的产品报价来看,单晶PERC电池片价格从2月13日开始降价,截至3月25日价格下降至0.114美元/W,电池片价格在一个月左右降幅达5.8%。另外,通威股份在3月25日晚间也公布了4月电池片价格,全线下调3-7分/W,其中M2尺寸的PERC电池降至0.91元/W,但仍然比市场均价高出3.4%。另一方面可能会使疫情结束后海外市场对国内电池片的进口需求相对增加。
三、头部企业出口规模持稳微升
根据2020年1-2月的海关出口数据来看,几家头部企业的组件出口受国内疫情影响较小,除阿特斯外其他几家2月出口增速都在1月增速之上,最亮眼的当属东方日升。东方日升2月出口规模同比上升154.3%,比1月出口增速又上升了近59个百点,位居出口榜第三。得益于头部企业在2月出口规模的稳定,使得国内整体出口规模同去年基本持平,由此可见二、三线企业受本次国内疫情影响之大。随着全球疫情的加速蔓延,后续对二、三线企业的影响将会持续加码,各企业之间开始展开综合实力的较量,海外订单必将持续向头部企业集中。伴随头部企业扩产逐步落地,疫情结束后头部企业阵营将会基本保持稳定。
四、头部企业海外市场占比快速上升
根据2020年1-2月的海关出口数据来看,1月份前8家企业的海外市场占比为53%,2月份前8家企业的海外市场占比达到了67%。而去年同期1、2月份这一比例分别为55.5%与59.3%,2月前8家企业海外市占比上升了7.7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受疫情因素影响较大,头部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占比在快速上升。如果海外分销体系不受影响,预计这一比例在3-4月可能还会进一步上升。然而据我目前的了解,海外疫情对户用以及分销商的影响已经开始逐渐显现,并且整个贸易环境开始出现了明显的转折,如同我上周分析报告中说到的一般,疫情对光伏产业的影响开始沿着产业链从上游制造端往下游应用端传导,同时行情也出现了反转,从此前国内“难产”、“难运”,而海外不断催单变成了现在的海外客户要求暂缓/暂停/取消交货。虽然这一现象还不是很普遍,但是随着疫情的不断发酵,必定会有更多类似的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