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 行业动态
形势要点:国内环保企业受地方政府欠费困扰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9-03-19 阅读次数:473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在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之际,部分环保企业却陷入了高负债、高杠杆的泥潭。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融资成本高、融资压力大,财务成本快速上升;另一方面则是大量的项目工程款、运营服务费等被拖欠,对整个环保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首创股份”)作为首批从事环保投资的上市公司,在全国23个省份的100多个城市拥有项目。截至2017年底,首创股份在辽宁、河南和内蒙古的项目公司,被当地政府拖欠的水费就分别高达1.8亿元、0.94亿元和0.97亿元,滞后月份短则4个月,长则有22个月。该公司被拖欠的服务费累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8.6%。有统计显示,根据环保上市公司陆续发布的2018年业绩报告,半数利润增速为负,净利润同比下降超八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应收账款难以兑现。环境商会秘书长马辉表示,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拖欠自来水费和污水处理费的现象较为普遍,有些甚至拖欠长达数年。首创股份总经理杨斌表示,欠费问题从深层次看体现的是政府的履约意识和履约能力,“政府有没有履约的意识,会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本是否积极参与到PPP中来。”环保欠费,一方面是地方政府信用建设的问题;另一方面,这也反映了地方政府财政吃紧的情况日益严重。而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在减费降税的背景下会变得更加严重。因为,目前的减税政策,很大一部分是要地方政府来埋单,这就减少了地方的收入,但环保、基建、民生等项目却又不断要求扩大地方的支出,地方财政的压力将不断增大。因此,避免“一刀切”叫停PPP项目的简单化做法,适度提升地方政府环境服务供给能力才是环保欠费的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