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焦点
新常态下如何在中国进行投资?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6-02-05 阅读次数:855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当前,制造业和服务业分化明显,发展服务业、以消费驱动经济增长的新模式已经定调。其实,双速经济现象的结果是中国的经济结构正趋于更加平衡。2015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达到了66.4%,是200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服务业2015年对GDP增长的贡献为50.5%,比制造业高10个百分点。高盛此前在其报告《“新常态”下的“新中国”经济投资》中明确阐述了“持有新中国、交易旧中国”的观点。具体而言,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增长引擎转向消费和服务业,传统的中国投资框架已经无法有效追踪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以健康医疗、科技行业为主体的新经济才是投资者需要紧跟的“脉搏”。根据尼尔森的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所谓的“新经济”主要体现在四方面:1、中高速。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近14亿人口规模每年还有6-7%的增速,这绝不是低增长,毕竟中国的经济总基数已经不同往日了。纵观全球,人口规模巨大、政治环境相对稳定、仍维持中高速增长的经济体除中国之外已经少有。2、优结构。由投资、出口型驱动转向消费驱动,消费对中国GDP的贡献超过50%,第三产业的增长也达到8%的水平。3、新动力。“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快消市场超过50%的增长来自于新产品,这也体现了消费者尝试新鲜事物、改善生活质量的动力巨大。4、多挑战。消费者、媒体碎片化,线上线下全渠道发展。根据尼尔森最新研究显示,全球2015年第四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97点,相比第三季度下降两点。纵观世界几大经济体,中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最高(107),其中消费意愿指数较2014年微涨两个百分点至48%,成近四年来最高。其次是英国(101),美国(100),德国(98)和日本(79),相较于前几季度,这几个国家消费者信心指数都有所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