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 近期焦点
速度与稳健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5-10-30 阅读次数:918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最近不少人谈到了中国经济增速问题。首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在中央党校演讲时提到速度问题:中国政府从未说过要固守7%这一速度;前三季度增速6.9%可以认为是达到了目标;中国若要实现全面小康,“十三五”必须实现年均增长6.53%。其次,经济学家厉以宁日前表示,中国社会正从工业化阶段向后工业化阶段过渡,不可能保持8%以上的增速,只要能保证经济增速长期维持在5%-6%左右即可。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并未对“十三五”经济增速给出具体的数字指标,只是提出“2016-2020年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而这样的增速是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基础。
    何为“中高速增长”?综合多方信息来看,可以大致认为,6%至8%的经济增速都算作中高速增长。如果经济增长的质量提高,速度降幅的容忍度就更大一些;反之,经济增速就必须高一些。不论从趋势还是从政策来看,可以确信,中国正在追求一种更加稳健的经济增长,这种调整不是一种权宜之计,而是一种战略调整。中国发展很多问题都可以归结为速度问题。中国是一个速度社会,对GDP增速的长期追求锻造出中国顽强的“GDP主义”,对城镇化速度的追求刺激了房地产业的疯狂发展,对高铁速度的追求诱发了中国高铁跳跃式的发展,对基建速度的追求拉动了全世界的大宗商品价格。然而,在这些高速度的背后,中国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政府债务和企业债务增长、环境恶化和生态破坏、能源消耗、区域差异与城乡差异,同样也在以高速增长。最终结果就是,中国不得不以一种近似“总清算”的方式来完成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
            “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增长,以支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为基本目标,在发展的策略上,中国将越来越趋向于一种稳健的经济发展,同时稳健地推动改革进程不断深化。只有稳健的策略,才有可能保证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度过“十三五”这一非凡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