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焦点
尽管中国经济疲态尽显,但企业却面临着用工荒。美好集团就表示,如果想招1000人,只能找到600人。过去十年里,中国蓝领工人的工资至少翻了两番。在此背景下,投资中国的跨国公司已开始认真看待印度制造业,那里有充足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今年8月,大部分工厂都设在中国的富士康表示,到2020年前,将在印度西部开设10到12家工厂。这个计划公布一周前,通用汽车宣布计划投资10亿美元,在印度市场开发新车型,并将其在浦那市郊有7年历史的老厂,扩大将近一倍。再比如孩之宝,虽然该公司旗下较为昂贵、复杂的玩具仍在中国加工制造,但该公司的生产订单也发往了土耳其、印度尼西亚、越南和墨西哥。且它进军最积极的地方是印度,该公司现在已经在印度有了几家相当大的工厂,而且还计划再开一家。值得注意的是,在很多方面,印度都受益于中国面临的挑战。但投资印度并不意味着在该国开展业务变容易了,而是显示出在中国做生意越来越难了。和许多公司一样,孩之宝在购买土地的问题上也陷入了印度的官僚泥沼,项目进度落后了数月之久。一年多前,印度现任总理莫迪推出雄心勃勃的“印度制造”计划,该计划承诺削减官僚手续,改善基础设施,为大型跨国公司和其他外国投资者铺平道路。但自那时之后,几乎没有哪一项目标在按计划进行。报道称,改善该国的道路、铁路和港口不足的行动进展缓慢,腐败仍然猖獗。随着更多的工厂建成,印度城市空气污染的程度甚至变得比中国还糟糕,而且可能会进一步恶化。重写劳动法和土地法,大幅调整地方税的计划也在议会里遭遇阻挠。印度试图在全球贸易失速之际扩大制造业,并大力推动出口,但这可能会招致其他国家的强烈反对。如果指望印度成为另一个中国,却又不在政治上遭遇任何反弹,那就太天真了。要想赢得市场份额,印度还要打一场艰苦得多的仗,“印度制造”系统取代“中国制造”还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