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 近期焦点
外资什么样的发展策略会在中国真正生根?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5-10-20 阅读次数:910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给市场带来了普遍的悲观预期,不少外资纷纷撤出中国市场。不过,也有外资对投资中国有不同的理解,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在中国市场发展。身为中国柴油机行业最大外国投资者康明斯的“本土化”战略值得重视。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动机制造商,康明斯(CUMMINS)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经营中国市场,目前已是中国柴油机行业最大的外国投资者,在面对整体行业下滑幅度比中国GDP下行速度更大时,康明斯仍能将市占率扩大到70%。康明斯是如何做到的呢?第一,满足本地客户需求成为其最关键的经营策略。2008年左右,康明斯在发现因产品价格普遍偏高,国产化已无法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时,将战略调整为“Fit for Market(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目标从成本控管开始,所有新产品设计,首先满足材料成本要求,第二,产品表现要比竞争对手好,第三,燃油效率比竞争对手高,最终令市场占有率迅速扩大到70%。而在进一步思考如何满足最终用户要求的过程中,康明斯认为,未来质量是关键,同时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流程管理的重要性也会愈加突显,因此又提出了“新产品驱动生产”的制造流程。在“互联网+”时代,当发动机由机械控制被电控所替代时,车联网的运用又给康明斯带来新的改变,这在某个层面上也呼应了中国官方公布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在我们看来,这是很深刻的“本土化”发展战略,尤其是把本地客户的需求放到很高位置的时候,它对中国市场的理解已到了较深的层次,在中国市场上算上真正生了根。这种策略不仅会为其赢得了市场,而且其所表现的扎根投资的姿态会受到中国政府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