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焦点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6月8日报道,国家发改委和美国保尔森基金会签署《关于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合作的框架协议》,推动建立中国自己的国家公园体制,以实现保护自然环境和促进旅游业这两大目标。据保尔森基金会负责人称,虽然名义上中国约有18%的国土被列为某种“保护区”,超过大多数国家,但中国对保护区的单位面积投入还不及泰国或尼泊尔,更远远低于美国。更可怕的是,有些地方将森林保护区变成高尔夫球场,还有些地方为建水坝而更改保护区界限。中国虽然有很多保护区,但很大程度上只是在地图上画条线,而没有建立实际有效的体制。实际上,安邦咨询(ANBOUND)大约在2年多以前就提过相关建议。在2012年7月31日的《战略观察》中,安邦咨询研究团队曾发布《中国亟待建立国家公园管理体系》的报告。文中指出,在经过几十年对资源疯狂掠夺、粗放式利用取得经济的高增长之后,现在也该到了利用经济发展成果反哺自然与生态缺失的时候了。从目前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制度上来看,存在多头管理混乱的局面。国家林业局、海洋局、农业部、环保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管理都相继建立保护区,引发重复工作,责任不明晰,不仅成为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互相推卸责任的借口,也无形中助长了以经济开发破坏保护成果的势头。另一方面,对保护区的财政投入还远远不够。据了解,各级政府对保护区的投入不足财政收入的0.5%,远低于实际需求,也使得不少自然保护区只有自谋生路,“靠山吃山”,造成对当地生态环境的过度开发和破坏。为解决这些问题,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国家公园体制,采取“国家所有、政府授权、特许经营、社会监督”的模式,在国务院设立国家公园管理局,从中央财政直接拨款,而国家公园的收益也上缴财政。这样才可以实现自然保护区的统一规范管理,从根本上解决多头管理的混乱局面和财政拨款不足的问题。而日前发改委签署的《关于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合作的框架协议》,也与安邦咨询此前的建议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在中国设立国家公园体制的战略性建议已得到了中国决策层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