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焦点
不久前举行的芝加哥全球性城市论坛与会者一致描绘出关于成功的全球性城市的图景。按照这种说法,未来几十年,大多数伟大城市都将位于西方。瑞典前首相卡尔•比尔特(CARL BILDT)说,今天的全球性城市必须有自行车道和洒满阳光的露台餐厅。它要有漂亮的社区和伟大的艺术。兴旺的城市经济并不足以吸引人才。万事达(MASTERCARD)总裁及首席执行官彭安杰(AJAY BANGA)说,“人们将选择在哪里生活”,“资本将跟随人的脚步,但我不确定人才是不是也会轻易地追随资本。”在全球性城市吸引全球化人才的时代,这一点很重要。《论全球性城市》(ON GLOBAL CITIES)一书的作者理查德•朗沃思(RICHARD LONGWORTH)说,美国与西欧的人口加起来不到世界总人口的10%,而世界城市的排名往往由纽约、伦敦和巴黎打头,之后才轮到东京或香港。由于权力和财富越来越集中在这些城市,西方可能会在城市排名方面继续领先其他地区。他认为,未来的全球性城市应该“富裕又充满乐趣”。发展中世界的大城市大多是在汽车时代(1950年以后)迅速涌现出来的,但北京、里约热内卢、伊斯坦布尔等城市道路拥堵严重。中国许多城市的空气有害,而拉美城市治安不好。美国前财长汉克•保尔森指出:“在发展中世界,你看不到任何一种成功的城市化模式。”此番言论并非西方偏见,一个事实是:中国和俄罗斯的精英们正越来越多地将自己的财富和子女安置在西方城市。获得普利兹克奖的中国建筑师王澍说,他的同胞们花了30年时间毁坏自己的传统城市。甚至连那些由大牌国际建筑师设计、点缀中国城市中心区的地标性建筑,也常常与整体环境格格不入。中国快速建立的城市似乎成了“不伟大城市”的典型,与会者认为,只要一些瑞典外交官以“无法忍受”为由拒绝到北京赴任,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首都仍将处于二线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