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 近期焦点
补充医疗保险发展需要医院和政府配合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5-05-27 阅读次数:823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补充医疗保险作为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力补充,由单位或个人根据需求和可能原则,适当增加医疗保险项目,来提高保险保障水平的一种补充性保险。从一家保险公司开展补充医疗保险的情况来看。有了补充医疗保险业务后,已经参加了基本医保的居民可以采取自愿投保的方式,每年缴纳保险费50元,将报销比例增至60%、75%、90%。由于保费低,又能减轻患者负担,这项业务颇受居民欢迎。但是该公司补充医疗保险业务却在医院和政府环节遇到了羁绊。该公司反映,从开始推广补充医疗保险,到现在已经两年多了,有几家医院始终谈不下来,政府部门也不太支持,甚至觉得他们多余。在推广补充医疗保险的过程中,遭遇到了来自政府部门和医院的“夹板气”。首先,为方便患者报销,保险公司采取与医院合作的方式——在结算医疗费时可以在医院即时结算,不必再跑到卫生部门以及保险公司办理。然而,这项合作却并不好谈。“聊到合作,医院的第一反应是‘我们能有什么好处?’当得知没好处,还得先为公司垫付报销费用,很多医院都予以拒绝。”除了不愿垫钱,即时结算还必须对医院的计算机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增加相应结算模块,医院认为这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此外,保险公司还要在医院长期设置一两名核查费用和患者病情的工作人员,不但占用了医院的办公资源,还将矛头对准了医生的“大处方”,这引起了医院的不满。此外,政府部门热情也不高。“他们认为,居民已经有了基本医疗保险,保险公司还要来补充,似乎表明政府部门的工作还不够到位。因此,他们不但不协调,还强调不能与‘基本医保’捆绑销售”。虽然作为民生项目,居民投保费用极低,而报销的医疗费不少,政府部门会给保险公司一笔补贴。尽管如此,2014年该公司还是亏损了500多万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已经出台近一年了,提出要构筑保险民生保障网,把商业保险建成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因此,为了防止医疗保险再受“夹板气”,需要政府部门牵头,与医院沟通,支持商业保险发展,减轻居民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