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焦点
农村社会组织发育不足农民呈“散沙”状态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5-05-19 阅读次数:799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在当下中国农村,还有多少是费孝通笔下的“乡土中国”?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农村社会组织发展报告”显示,仅12.67%的村庄还有传统的宗族组织。而且目前我国农村的现代社会组织同样数量偏少,规模偏小,发展不均衡,进一步发展中存在着社会组织主体“空转”、构架“官化”、活力不足等难题。该项调查历时3个月,由该研究院依托全国“百村观察”项目平台,对全国25个省(区、市)303个村庄8054位农民进行实证调查后得出。调查显示,在中国农村,社会组织“覆盖不足”,每万人不足10个。其中,传统的宗族组织“效显量微”:在300个有效样本村庄中,87.33%的村庄已没有宗族组织,传统宗族组织的“消失”,让此类组织所起作用也大打折扣。同时,在299个样本村庄中,37.46%没有成立现代社会组织。调查还显示,在农村的现代社会组织中,文娱组织占比最高,为45.82%,但村民的文娱生活却“质量效果不佳”。调查发现,2014年,样本村庄平均组织文化活动仅0.59次,组织文娱活动5次以上的村庄仅占17.87%。在抽查的7976个有效样本中,参加过社会文化娱乐组织的村民占比7.41%,不足一成。此外,调查发现,在农村,政治组织普遍设立但“监督力度有限”。在300个村庄有效样本中,行政村级拥有监督组织的村庄达75.67%。但2014年,平均召开监督工作会议仅为4.92次,另外5.29%的村庄未曾召开过监督工作会议。34.51%农民认为行政村监督组织帮助不大,村务监督无论是监督活动还是效用,都有待完善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