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 近期焦点
北京“以业控人”面临两难困境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5-04-28 阅读次数:843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近期北京市“以业控人”新政引发网民热议。《中国经济周刊》与智联招聘选取了20个主要行业,进行了北京地区京籍与非京籍从业人员比例调查。结果显示在20个行业中,只有银行业的京籍人口就业率高于非京籍人口,达到59.83%。其余行业均是非京籍人员的就业率更高。从行业的结构来看,北京的白领群体中,非京籍白领比例在大多数行业中占比都超过半数。特别一些新兴产业,如IT服务、电子商务等,非京籍白领占七成左右。这是由于这类行业专业门槛较高,本地人力资源无法满足行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一些相对低端的服务类行业,如酒店/餐饮、物流/仓储、医疗/护理/美容/保健/卫生服务,非京籍人口的就业率也较高。特别是一些“蓝领”岗位,如保安、地铁安检等行业,京籍从业人员比例很低。某劳务派遣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甚至坦言,该公司京籍员工比例不足1%。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京籍人口大都生活压力相对较小,且具有一定的身份优越感,保安、地铁安检员类的工作又具有工作量大、工资低的特点,难以为京籍人口所接受。另一方面主要是难管理。一家劳务派遣公司负责人以地铁安检员为例,劳务派遣公司对地铁安检员的管理方式是统一吃住,一旦有重要或突发任务,可以尽快从就近的基地调拨人力。而相比于非京籍员工,京籍员工通常不会接受统一吃住,造成其难以管理。对于政府正在制定的“以业控人”新政,某劳务派遣公司负责人坦言,若按照人社局目前表述所用的是“鼓励”而非“必须”,他们可能不会改变招聘时“偏爱”非京籍劳动力的倾向。从上述调查分析的结果来看,北京“以业控人”新政很可能面临两难困境,一方面在高端就业领域,北京本地人力资源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在低端就业领域,本地居民则不愿意干,或者由于难管理等因素导致企业不愿意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