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 近期焦点
“浪费型补偿机制”导致百姓看病贵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5-04-09 阅读次数:790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由复旦大学牵头的健康风险预警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从1991年到2013年,我国人均医疗费用的年均增长率为17.49%,如果现有的政策环境不变,预计2015年我国人均医疗费用的年度增长率为14.33~18.24%,明显高于2013年我国人均GDP8.97%的增长率。如果现有的政策环境不变,预计到2020年,我国医疗费用将依然保持12.08~18.16%的年均增速,其增速将明显高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且会加重目前存在的社会问题。该研究采用国际公认的均衡理论来衡量医疗卫生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均衡度。综合各方相关指标,可以看出,我国1991年医疗卫生体系的均衡程度仅为23.96%,到1997年降至最低(15.94%),而后略有好转,2014年达到了42.60%。研究指出,如果保持现有的政策不变,预计2015年和2020年均衡程度将分别达到41.2%和41.86%,呈现出恶化趋势,分别比2014年恶化3.29%和1.74%。研究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医疗机构“浪费型补偿机制”成为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关键所在。对医疗机构而言,犹如企业的利税和产值的关系一样,财政投入相当于净收入,服务收费相当于毛收入。按项目服务方式,医疗服务净收入和毛收入之间关系是1∶4~1∶5,这意味着政府财政少投入1元钱,医疗机构将不得不多获取4~5元医疗收入。随着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既定医疗保障水平之下,百姓感受的是医疗费用负担的加重,这也是百姓“看病贵”呼声增加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