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 近期焦点
有色金属供给可能遭遇厄尔尼诺冲击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5-04-08 阅读次数:782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种种迹象表明,“厄尔尼诺”在太平洋地区的重现,已成大概率事件。在美国国家气象局宣布厄尔尼诺现身之后,世界气象组织(WMO)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称,“今年依然是厄尔尼诺年,预计该现象到来的概率为70%”。在一位农业市场人士看来,倘若厄尔尼诺真的来临,首先将会对粮食供应链产生巨大破坏,并将导致一些农作物的价格高涨。不过,一位矿石市场人士则表示,相比于农产品的产地普遍性,厄尔尼诺带来的洪涝和干旱,对环太平洋沿岸矿石开采影响才是最大的。法国兴业银行发布的“厄尔尼诺大宗商品指数”显示,从过往记录看,镍最有涨价潜力,1991年以来,厄尔尼诺现象发生之年,镍价平均上涨13%。分析称,有色金属多属于伴生矿,除铜矿之外,还会包括镍、锌、金等多种资源,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削减这些矿产的供给。2014年春夏之际,在厄尔尼诺预期发酵过程中,有色金属期货在4个月内迎来一波逾13%的大行情,“妖镍”、“妖锌”、“妖铝”等品种出现击鼓传花式上涨。因为,厄尔尼诺通常会使全球最大镍产国印度尼西亚干旱,而印尼的采矿设备依赖水电。除了镍之外,厄尔尼诺大宗商品指数看好的还有铜。原因与镍一样,厄尔尼诺期间全球最大铜产国智利和秘鲁会大量降雨,遭遇洪水的矿区会减产。3月下旬的三天暴雨,引发全球最大铜生产国和出口国智利出现泥石流和洪水。由于智利北部的洪水等一系列灾害,铜价已经自1月的低点反弹近12%。申银万国相关研究员曾表示,目前全球前五大铜矿山中将至少有3个将直接受到异常天气的影响,直接影响铜精矿产能260万吨,占世界目前总供给的1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