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 近期焦点
环保部解析大气污染剑指机动车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5-04-01 阅读次数:749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严重的雾霾已经成为中国大城市共同患染的城市病。在4月1日召开的2015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现场会上,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介绍,环境监测工作在过去一年中取得新进展。中央和地方共投资4.36亿元,在177个城市、552个国控监测点位完成了第三阶段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能力建设,提前一年完成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全覆盖,建成了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空气质量监测网。自今年1月1日起,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1436个监测点位全部具备新标准监测能力并实时发布6项指标监测数据和AQI值。初步建成了空气质量监测预报预警体系,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空气重污染监测预警体系完成建设,实现了空气质量预报业务化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APEC会议期间,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内蒙古、山西等省区市共监测和上报PM2.5等监测数据60余万个,组织会商29次,有力保障了会议期间北京空气质量保持良好状态。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实现新突破,初步构建了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监测技术方法体系。目前第一阶段9个城市通过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研究攻关,已经全部完成源解析工作。研究结果表明,机动车、工业生产、燃煤、扬尘等是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主要污染来源,约占85%-90%。其中北京、杭州、广州、深圳的首要污染来源是机动车,石家庄、南京的首要污染来源是燃煤,天津、上海、宁波的首要污染来源分别是扬尘、流动源、工业生产。2014年,对京津冀及周边19个重点工业聚集区大气污染源进行了40多个架次的无人机飞行核查,发现了一些污染偷排问题,打击和震慑了企业污染偷排行为。此外,2014年通过不断夯实工作基储不断加强监测质量管理,全国环境监测能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监测数据公信力得到了有效保证,例行和专项监测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