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焦点
十三五中国城镇化将总体减速并加剧分化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5-09-08 阅读次数:1009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一系列迹象表明,随着农业转移人口规模和速度接近天花板,中国城镇化进程将进入新的阶段。数据显示,2014年农民工总量增速为2.8%,比2011-2012年5%以上的增速有所下降。而2015年二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仅增长了0.1%,这意味着未来农民工总量有负增长可能。由此导致原有城镇化目标的完成,存在一定难度。根据测算,2014年的城镇化率为54.77%如果2020年城镇化率目标要达到60%,未来每年城镇化率应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从现实情况来看,实现这样的目标仍然任重道远。特别是随着中国劳动力总量开始逐年减少,农民工数量逐渐枯竭,以及农民工外出数量下降,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影响城到镇化率的数字。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认为,未来城镇化率提高主要依赖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农民,绝大部分是40岁、50岁以上的,他们不再转移了;另一部分农村新毕业的中学生,即16到19岁初中和高中毕业生,这部分人从2015年开始进入到了持续的负增长阶段。他在8月的一次论坛上说:“(未来)城镇化本身速度将会减慢,二是城镇化与经济互为因果,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降低将导致城镇化速度减慢,构成中国经济新的挑战。”对此,我们认为除了城镇化总体增速下降之外,中国不同地区和不同层次城市之间城镇化发展还可能呈现加剧分化的态势。一方面现有农民倾向于到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这里有就业机会,收入高。现实中,虽然国家鼓励农民工到中小城镇,并放开了户口限制,但是因为就业机会少,农民不愿意去;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后半场,在农业人口转移动力逐步衰竭之后,城市之间人口流动将成为城镇化发展的主导力量。随着人口从中小城市向更具经济活力的大城市流动,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品质,中小城市的发展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