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焦点
宏观政策将围绕7.5%而弹性展开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4-06-18 阅读次数:1011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 ??褸?span style="text-align: justify; widows: 2; text-transform: none; background-color: rgb(255,255,255); text-indent: 32px; font: 14px/24px Times New Roman; white-space: normal; orphans: 2; letter-spacing: normal; color: rgb(0,0,0); word-spacing: 0px;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虽然政府今年上半年推出了一系列“微刺激”计划,但作为财政政策“弹药”的政府支出却显示出,国库里尚未使用的“子弹”已越积越多,“突击花钱”下半年恐怕在所难免。财政部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不仅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已不明显,甚至相比美国也已经不具有优势。总部位于河南新乡的中国企业——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龙集团”)——近日宣布,其投资的一个国产品牌屡次被外资收购后“雪藏”。2003年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外市场对今年中国经济的前景和宏观政策的松紧,再度热议不断。有央行官员在会议中称:“中国经济进入了准通缩状态”。这一表态立刻引起外界投资者的警惕,他们高度关注中国央行是否会很快推出宽松政策,加大“微刺激”经济的力度。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16日在《泰晤士报》上撰文称,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是正常现象,并不存在问题。今年中国有信心实现7.5%的GDP增速目标,并表示政府已经准备调整政策,以确保政策可以发挥作用。日前披露的5月经济数据似乎显示,中国经济在二季度可能短期企稳。但有媒体调查显示,业界预计今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将下滑至7.3%,低于上一季度7.4%的水平,而全年的GDP增幅为7.3%,滑落至近24年以来的最低点。现在,李克强总理公开表示能够实现7.5%的既定经济增长目标,实际上是在回答市场上的种种猜疑。李克强在文章中表示:“尽管有相当大的下行压力,中国经济正在稳步前进。我们将继续在必要时做出预见性和适度的调整,我们有充分的准备去化解各种风险。我们有信心实现今年的增长目标。”如果理解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决策和政策出台的特点,就不难理解李克强总理此番表态的含义。很明显,中国政府过去软性的指导性的7.5%目标,现在已经逐渐变成必须保证的经济增长目标。中国下半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将会围绕保7.5%而展开。中国经济增速与此偏离得越大,宏观政策就会越来越宽松,“微刺激”的力度就会越来越大。特殊情况下,“微刺激”变成全面刺激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