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焦点
中国电动车充电桩建设投资正在不断升温,全国多个地区都已提出充电桩的建设规划,分布范围将超出城区覆盖城际高速公路。其中,作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全长2285公里的京港澳高速从今年起,将由国家电网公司在北京至湖南段全长1500公里内,平均每38公里建设一对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服务区,并将联合南方电网公司和社会资本在2015年实现全线覆盖。目前,按照国家电网统一部署,湖北省电力公司已与湖北省交通投资有限公司对接,双方将于近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尽快启动湖北高速公路沿线充电网络建设。其中每个快充站将部署4台120千瓦分体式充电机,可同时供8台电动车充电,一般只需20分钟即可充电80%,可提供150至200公里续航里程。此外,湖北省电力公司还将在武汉、襄阳等国家首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城市的中心城区、交通枢纽、大型商贸区布局公共快充网络,并在重点城市之间和省之间建设城际互联快充网络。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智能充换电网络发展规划,2020年将全面建成以“四纵四横”为支撑的、覆盖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内所有示范城市的城际快充网络。电动车行业带来了一套全新的体系,充电桩因为拥有一定范围内不能重复建设的排他性,意味着现有的高速公路都成了资源,抢占高速公路建充电桩相当于圈地、圈资产,与建水电站选点类似。现在国家电网挑头批量圈地建设充电桩,有望令投资充电桩成为各路资本追逐的热点。不过我们认为,目前电动车在中国布局的关键并不在投资,而在电动车本身的技术问题。国产电动车的稳定性、电池续航等都有很多问题。要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速度和安全性都还不够可靠。电动车是中国在汽车行业迄今唯一一次赶超国外品牌的机会,国家应对电动车发展战略做好系统规划,若欠缺了关键技术,最后基础设施铺得再好,也只会再次变成为外国车企做嫁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