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 近期焦点
当下全球通胀放缓的主因是经济不景气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4-04-02 阅读次数:1145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褸?tyle="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0pt; margin-bottom: 0pt" class="p0">   美国对中国光伏企业的第二次双反调查虽未真正立案,但已对中国光伏企业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3月26日,中概太阳能股昱辉阳光(NYSE:SOL)发布公告称,已经成为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出口光伏产品双反调查的指定调查企业。受此影响,昱辉阳光的股价在当天大跌14%。

      这次股价暴跌也引起了连锁反应。在4月2日,美国律师事务所Levi & Korsinsky, LLP宣布代表投资者就欺诈行为展开对昱辉阳光董事会的调查。有投资者认为,昱辉阳光在3月24日公布2013年第四季度财报时,对被美国商务部调查这一信息进行了隐瞒,涉嫌操纵股价。

      对此,昱辉阳光IR总监陈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回应称,昱辉阳光是在3月25日才收到美国商务部的通知,并马上进行了公布,所以并不存在隐瞒的行为。她同时认为,昱辉阳光被选为指定调查企业的原因,是由于昱辉阳光去年对美国市场的出货量大,具有代表性。

      预计双反的初裁结果将在6月公布。

      新一轮双反调查

      美国商务部是从2014年年初开始对中国光伏企业展开新一轮双反调查的,结果一旦成立,中国所有光伏组件将再无渠道出口美国。而2013年,中国大陆企业通过购买中国台湾地区生产电池片规避第一轮双反制裁,仍然向美国出口了2.45GW的组件产品。

      2014年1月23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展开对进口自中国大陆的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同时对原产于中国台湾地区的光伏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2月1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从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进口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

      一位业内龙头企业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这一次新双反和上一次不同之处在于,上次双反只是针对进口自中国大陆的电池片产品,而这次双反涉及到了下游组件产品,这使得之前中国企业通过购买台湾地区生产电池片再做成组件出口美国的路也被堵死。

      目前,双反进入了美国根据调查倾销和补贴构成损害幅度来定惩罚税率的阶段,而随后,美国对中国光伏企业的调查随即展开。

      根据原先时间表,美国将在3月28日公布反补贴的初裁结果,在6月公布反倾销的初裁结果,但目前反补贴的初裁结果被推迟,预计双反的初裁结果都将在6月公布。而一旦结果公布,就意味着企业必须从那一刻起缴纳保证金,而中国光伏组件出口美国的大门也被彻底堵死。

      3月26日,昱辉阳光发布公告称成为指定调查企业。事实上,同时被列为指定调查企业的还有尚德电力(STP)、天合阳光(TSL)和英利新能源(YGE)三家。

      上述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最严峻的问题是,目前美国每年有2万吨的多晶硅产品销往中国,这些多晶硅可以生产至少4GW光伏组件。但是美国又不让中国返销哪怕1瓦光伏组件回美国。

      中国虽然也对美多晶硅反倾销裁定50%的高额关税,但由于中国有一个特殊的加工贸易进口免税渠道,美进口多晶硅全部从这一渠道进中国,并不受中国双反影响。

      昱辉阳光被调查

            全球通胀形势进一步放缓。41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的数据显示,该组织34个成员国中第二月的通货膨胀率年化指标是1.4%,相比1月时候的1.7%又有下降,有六个成员国在截止2月的12个月中出现了物价下跌的情况,而这六个国家都在欧洲,美国在2月的通货膨胀率年化指标也从1.6%跌至1.1%,加拿大同期指标从1.5%跌至1.1%。而在包括主要发达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G20国集团中,2月的通货膨胀率也从2.6%降至2.3%,是这个指标连续第三个月下降,鉴于G20国集团占据了全球90%的经济活动,这个指标对全球意义可想而知。多个在过去数年拖动全球经济增长大局的大型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了明显的物价下滑,并被认为是通货膨胀停滞压力的最大源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年化值从2.5%降低到了2.0%,印度则是从7.2%下降到了6.7%。有分析称,通货膨胀率的下降主要是因为更低的能源价格,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范围内的核心通货膨胀率,也就是排除能源和食品价格的物价指数在2月持平在1.6%当下全球通胀形势连续三个月放缓主因还在于全球经济不景气,包括占全球新增GDP贡献约达40%的中国的经济放缓,而近年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连续走低也与此有关,经济景气度与通胀正处于一个正反馈周期之中。而过去几年宽松货币政策释放的货币尚处于流动性陷阱之中,日本给了我们一个极端的典型,高达50%的基础货币投放给M2只创造了不到4%的增长,当下这个游戏还在继续,而欧洲也想效仿,美国则开始明白并退出QE,这方面实践最早的中国也明白得最早,所以期待中国央行今年货币政策放松只会一厢情愿,希望其实在产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