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焦点
财政压力“迫使”地方将实体企业拉进房地产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4-04-02 阅读次数:1171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按照相关规定,土地征收之前的补偿等工作都该由政府来做,但受财力限制,地方政府给企业“画饼”的现象经常出现:让企业代替地方政府承担前期土地征收等职能,并许诺这块土地最终会属于该企业。但按照国土部门的程序,土地出让必须要走招拍挂程序,这一环节无法保证地方政府的诺言兑现,最终有些企业前期投入的资金打了水漂。而地方政府却获得了土地出让金,同时发展了房地产。商丘市与凯悦教育器材有限公司的纠纷就是个典型:该公司被商丘市以招商引资的形式从深圳引进,当时政府承诺给企业划拨土地,但项目搁置多年没有进展,公司最后寄望成立房地产开发公司替代实业,但土地最终被别人摘走,前期投入的费用也打了水漂。“我们花钱补偿农民、平整土地,政府来挂牌,最后摘牌的却不是我们。”有媒体指出,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有意通过政策引导实体企业去做房地产开发,以获得大量土地财政,这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明显。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靠完善相关法规,保证企业在未能摘牌的情况下得到补偿,这涉及到企业前期投入要按什么标准给,前期征地的利息怎么算,以及给不给投资回报的问题。要保障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要么就得尽早解决上述问题,要么就需要彻底改变地方财税体制,解决地方财力短缺的本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