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焦点
人口红利减退甚至消失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既成趋势,东南沿海地区越来越频繁的“用工荒”一遍又一遍提醒我们这一现实约束。在22日召开的第十三届远见杯宏观经济预测年会上,人口学家、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表示,2010年开始,我国人口红利就消失了。当人口红利消失时,供给方的因素就会发生变化,投资回报率就会下降,因为劳动力不再无限供给了,资本报酬递降就会发生,那么在配制这种生产率的空间减少的情况下,自然潜在增长就会下降。蔡?指出,在过去两年里面我国也实现了7.7%的增长速度,为什么中国政府能够接受这个数字,因为过去亚洲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中国政府不接受8%的增长速度,但是现在看来新一届政府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意识到我们的潜在增长率仍然和现在的实际增长率是相符的。蔡?进一步表示,过去温总理说,我们至少要保8,是因为我们达不到8%的增长速度,我们就不能创造出更多的岗位,保持就业的增长,就会加大失业率。那么现在没有这个问题了,我们没有看到失业率的提高,事实上失业率是相当低的,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官方报的一个是4.1%的登记失业率,如果你要看调查的失业率并不会比这个数高,去年上半年李克强总理在经济时报上的文章是5%,如果是5%的话也应该是最低的一个,再加上经济增长速度,也就是增长速度与失业率相比仍然是一个很好的数字。原因就在于潜在增长率和实际增长率是相适应的,如果潜在增长率非常充分发挥出来,如果现在两者是一致的话,没有周期失业,而摩擦性的失业永远可能是会存在的,这一点众所周知。所以没有明显的周期性失业,也就没有居民收入大幅度的下降,因此这个增长速度是可以接受的,这是正面看,我们能够接受这样的速度。蔡?认为,从反面看,如果我们还追求越快越好的话是很危险的,日本过去的25年基本上是零增长,如果物价是负的话还可以有一点增长。原因是什么呢?大体上在1990年的时候日本消失了它的人口红利,跟我们2010年的发展阶段是一样的,人口红利在不断的下降直到消失的过程中,它的潜在增长率一定是下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