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焦点
外媒质疑中国外贸数据的可靠性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4-01-16 阅读次数:1110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 ??褸?span style="position: relative; text-transform: none; font-variant: normal; font-style: normal; layout-grid-mode: both; background: none transparent scroll repeat 0% 0%; letter-spacing: 0pt; color: windowtext; font-size: 12pt; vertical-align: baseline; top: 0pt; font-weight: normal; text-decoration: none; text-underline: windowtext none; text-shadow: none; text-effect: none; font-emphasize: none"> 虽然TPP谈判的最终规则还未明确,但毫无疑问的是,谈判本身就会对中国经济以及各个产业产生巨大的、潜在的系统性效应。TPP要求采用严格的竞争中立政策,其实质就是国有企业或政府商业行为的“公司化”。它旨在调整当前国际贸易领域的相关规则,以弥补现有的国际经济规则无法保证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公平竞争的缺陷。这一规则与美国国务院主管经济及商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费南德兹(Jose Fernandez)所提出的美国所有对华经济政策核心的驱动因素之一——创造让所有企业能在共同规则下竞争的环境,其中包括“让中国的国有企业表现得更像商业企业”——如出一辙。TPP针对国有企业的全新条款譬如,要求取消补贴、取消国有企业特惠融资措施、撤销政府采购的优惠偏好、国有企业的投资及贸易地位等,都将会对中国的国有企业行为提出新的挑战。中国目前已经与美国重启了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的谈判,中国已经同意在开放准入前国民待遇和采用负面清单的基础上,与美国展开BIT谈判,因此中美达成BIT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从2012年TPP投资条款泄密版本来看,TPP投资条款的具体内容与2012年BIT的内容基本一致。据商务部官员称,“理论上来看,即使未来中国未加入TPP,一旦中美达成BIT,BIT的内容会完全覆盖甚至超越了TPP投资条款的相关内容,缔结 近日来中国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然而,日前,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发表题为《中国真的是世界头号贸易大国吗?》的文章,质疑中国官方提供的贸易数字的可靠性。文章认为,中国是将2013年相当数量的虚假出口贸易计算在内。文章称,“健全国际金融体系”项目将内地和香港的统计数字进行比较后发现,北京报告的2013年第一季度内地对香港出口额比香港报告的同期该市从内地进口额多546亿美元。尽管据说中国有关部门2013年5月对虚假发票行为展开了严打行动,但第二季度统计数字的出入也很大。2013年上半年,共有930亿美元似乎通过涉及香港的虚假出口发票非法进入内地。文章引用路透社的报道,路透社将2013年9月出人意料的强劲出口归因于160亿美元的“热钱流入”,认为2013年10月份共有240亿美元被非法转移。路透社还曾报道,北京公布的2013年11月份数据看上去很“可疑”。尽管2013年12月份4.3%的出口增幅令人失望,但这个数字仍需仔细检查。此外,贸易数据存在较大出入不仅限于中国对香港贸易。根据中国方面的报告,2012年中国对韩国出口增长5.7%,但韩国方面却报告说那年来自中国的进口实际上却下降了6.5%。无论这种对数据的质疑是否合理,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自己也应对荣升全球贸易大国采取理性客观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