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焦点
中国对全球石油贸易流向的影响明显增强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4-01-10 阅读次数:1155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 ??褸?span style="position: relative; text-transform: none; font-variant: normal; font-style: normal; layout-grid-mode: both; background: none transparent scroll repeat 0% 0%; letter-spacing: 0pt; color: windowtext; font-size: 12pt; vertical-align: baseline; top: 0pt; font-weight: normal; text-decoration: none; text-underline: windowtext none; text-shadow: none; text-effect: none; font-emphasize: none"> 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最近就中国养老体系建设指出,按照中国目前的基本养老金体制,到2050年前后缺口大致在几十万亿,正确的解决方法还是要建立起国际通行的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加上第三支柱的养老体系。现行的社会统筹加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金规模为2.5万亿人民币,基本上属于第一支柱的范畴。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规模为0.53万亿人民币,两者的比例为82%:18%,而第三支柱是个人自愿购买的商业化的养老产品,基本不存在。而美国的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规模为2.7万亿美元,第二支柱职业养老金(401k计划即属于这一部分,为私营部门的职业养老金,此外还有教师和公务员的职业养老金)的规模为8.6万亿美元,第三支柱退休账户养老金为4.9万亿,三者比例为17%:53%:30% 2013年,中国的联合石化再次击败全球石油巨头荷兰皇家壳牌公司,连续第二年成为头号油轮承租人。数据显示,去年联合石化的油轮租赁协议多达791份,运输量也排名第一,总计达1.71亿吨,占全球运输总量的11%。而壳牌公司的油轮租赁协议为752份,运输量不到联合石化的一半,只有8300万吨。10年前,联合石化甚至都不在油轮承租人前20名之列。自那以后,全球石油贸易流量发生巨大改变,油轮租赁业务也遇到一些起伏。2008年金融危机给这个行业带来最严重的打击,油轮租赁业也像其他船运行业一样,在大宗商品需求增长放缓的影响下遭遇下滑。尽管中国的经济增长自后危机时代之初(当时大规模政府刺激措施令中国成为出口国家的最后希望)就有所放缓,但其GDP一直维持在7.5%这个令大多数发达国家羡慕的水平上方。中国在2013年前11个月进口了2.55亿桶石油,合每日进口560万桶,较上年同期增长3.2%。由于中国需求稳定,加之美国在能源生产繁荣的影响下进口需求有所下降,全球石油和油品的贸易流向已出现了变化:中资公司排名提升——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PETROCHINA CO.,中国石油股份)在油轮承租人中的排名也在上升,去年跻身全球前十名——显示出其对供应链要素的控制日益增强。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石油需求增长转向亚洲发展中国家之际,中国国有石油公司的影响力日益上升,私人石油巨头的影响力却在下降。在特大型油轮(进行从中东到中国这种长途运输的油轮)租赁协议方面,联合石化的协议数量达556份,比排名第二至第五的油轮承租人的协议总数还要多。在我们看来,油轮承租人的变化是一个有趣的观察窗口,反映了中国对海外石油的依赖程度,同时也显示了其中的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