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 近期焦点
中国为什么要健全社会养老体系?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4-01-09 阅读次数:1142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最近就中国养老体系建设指出,按照中国目前的基本养老金体制,到2050年前后缺口大致在几十万亿,正确的解决方法还是要建立起国际通行的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加上第三支柱的养老体系。现行的社会统筹加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金规模为2.5万亿人民币,基本上属于第一支柱的范畴。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规模为0.53万亿人民币,两者的比例为82%18%,而第三支柱是个人自愿购买的商业化的养老产品,基本不存在。而美国的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规模为2.7万亿美元,第二支柱职业养老金(401k计划即属于这一部分,为私营部门的职业养老金,此外还有教师和公务员的职业养老金)的规模为8.6万亿美元,第三支柱退休账户养老金为4.9万亿,三者比例为17%53%30%。中国的企业年金计划中,个人参与和企业匹配资金享受税收优惠的比例分别为4%5%,加在一起为9%,而美国第二支柱中相应的比例分别为个人15%,企业6%,总计21%。中国应该考虑将目前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的缴费做结构性调整,部分转向第二支柱。因为美国庞大的第二支柱支撑了美国养老体系的半壁江山以上,他们一方面通过不断积累资金,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投资才获得了巨大的增长。在19842008年之间,通过资金的不断补充和投资获取收益,平均每个美国企业雇员持有的401k计划养老金资产规模翻了5倍左右,使得美国第二支柱在养老金体系中的比重从不到20%,上升到了53%。与此同时,如美国的401k计划投资于国内和国际股票、VCPE等股权类产品的比例高达60%,推动也分享了美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的经济繁荣和高科技产业崛起。此外,401k计划约2%投向了VCPE行业,进入了硅谷,加上民间资金的参与,为大量创新创业型中小企业提供了资本金,带动了随后30年的高科技浪潮,其放大效应是不可思议的。养老体系的健全还对于中国调整经济结构大有裨益。2011年世界各国国内储蓄和GDP的比重平均为24%,而中国为53%,只有养老体系健全了,老百姓才更敢花钱了,中国从能真正从出口导向转向内需拉动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