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焦点
发达国家利用金融杠杆推动环保值得借鉴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3-12-17 阅读次数:1118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绿色投资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在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环境和资源约束问题时必然选择的投资方式。目前,中国进入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绿色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对金融的需求日益强劲,这使得“绿色金融”成为金融机构新的趋势和潮流。如果没有绿色金融政策,就会出现绿色投资严重不足而污染性投资过度的情况。然而,在中国目前的价格体系下,因为环境成本没有内生化,许多绿色产业没有足够的回报率,因而不能吸引足够的社会资金。不过,中国的绿色金融在具体实践中面临的障碍,完全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在发达国家,绿色金融产品或融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绿色贷款。银行用较优惠的利率等条件,来支持有环保效益的贷款。德国的政策是对环保、节能项目予以一定额度的贷款贴息,对于环保节能绩效好的项目,可以给予持续l0年、贷款利率不到1%的优惠信贷政策,利率差额由中央政府予以贴息补贴。二是绿色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基金。三是绿色ETF、共同基金。这类有较好流动性的绿色金融产品,不但机构投资者可以参与投资,个人投资者也可以参与。四是绿色债券。指收益免征所得税的债券,可以降低融资成本,用于支持绿色项目。五是绿色银行。英国绿色投资银行是第一家政府投资的绿色银行,政府资金撬动了3倍的私人投资。六是绿色保险(放心保)。是以被保险人因污染水、土地或空气,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作为保险对象的保险。德国政府在1990年通过环境责任法(Environmental Liability Act),规定热电、各类采矿、石油等96个行业必须参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