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 近期焦点
美国制造业复兴也建立在成本降低基础上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3-12-02 阅读次数:1085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褸?span style="position: relative; text-transform: none; font-variant: normal; font-style: normal; layout-grid-mode: both; background: none transparent scroll repeat 0% 0%; letter-spacing: 0pt; color: windowtext; font-size: 12pt; vertical-align: baseline; top: 0pt; font-weight: normal; text-decoration: none; text-shadow: none; text-underline: windowtext none; text-effect: none; font-emphasize: none">       在商人眼中,刚刚开放的缅甸是个淘金天堂。当缅甸重新与世界接轨,全球外资如潮水般涌来,这也诞生了很多的商机。有了解缅甸的分析人士称,缅甸在四大领域里迫切需要投资:一是电力建设。根据缅甸去年11月公布新的《外国投资法》,外资允许投资的领域包括电力、油气、矿业、制造业、饭店和旅游业、房地产、交通运输、通信、建筑和其他服务业。从这张清单可见,缅甸最先开放外资参与的,就是最迫切需要改善的基础建设,特别是电力、通讯及交通运输。截至今年10月底,缅甸的外来直接投资金额达439亿美元,其中电力、交通运输及通讯产业就占了近一半的金额。缅甸主要靠水力发电,但电力供给却严重不足,而且电力覆盖率偏低,仅26%,全国有        近日,两年举办一届的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CAIF)在北京举行,今年是第三届。据了解,本次论坛以“互信合作、共赢发展”为主题,论坛还将举行“中非领导、专家主题演讲”“中非企业家高峰论坛对话”“非洲国家代表圆桌会谈及商务活动”等活动,将有100多个项目在现场进行洽谈和对接,并进行中非投资、贸易项目的签约仪式。据悉,首届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于200911月在北京召开。中非双方国家领导、业界专家、企业代表深入探讨了中国与非洲之间工业、能源、矿产、电子、科技、建筑等众多领域在未来深入合作发展的话题,论坛达成中国与非洲国家产品采购意向交易额约30亿美元,现场签订投资采购项目        早在2008年当选美国总统之初,奥巴马就矢言要使Made in the USA东山再起,振兴就业,挽救经济。5年过去了,美国振兴制造业的表面成效是可观的。去年,美国制造业税后盈利创新新高,达2891亿美元,比金融海啸后2009年翻了3倍,工业股股价同步造好,标普工业指数比2009年低位时也累计上升超过3倍。不过,美国的“制造业复兴”(manufacturing renaissance)在美国国内也存在不均衡和转移的现象。在今年10月,美国共有1200万人受聘于制造业,数字虽比1979年高峰时低40%,但已是连续第4年取得按年增长,而且上升周期为1997年以来最长。不过,量的提升也是有代价:大量中等收入职位消失,新入职工人待遇下降,职位从较高薪的北部州流向南方州。比如,2009年中至今,南部田纳西州累计增加1.8万个制造业职位,同期北部新泽西州却流失了1.7万份工作。人力成本差异大,是吸引工厂南迁的主因。据美国劳工统计局数字,田纳西制造业员工平均年薪5.48万美元,较全国数字约低一成,更比新泽西州低28%(平均年薪7.6万美元)。大型企业要节省雇员成本,工会力量较弱的地区就是乐土,在饭碗难求之下,工会也只能与资方妥协。如通用电器位于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的家用电器厂,过去3年增聘近2500名员工,原因是公司与当地工会达成协议,以时薪14美元的新入职待遇聘请组装工人,成本还低于2005年前入职的同类职位(时薪22美元)。以前有一个说法:拿美国工资,娶日本老婆,请中国厨师,做男人要做到这个样子。自立国以来,美国工人阶层的一大特点是以移民为基础,从最初的爱尔兰人,到技术较高的德国人,再到贫穷的南欧和东欧人,加上拉丁美洲、亚洲及非洲裔移民,整体工资只能说是比原居地或发展中国家高。从70年代至今,美国约半数新增职位都是低收入职位。这一轮美国制造业的复兴,应该说在相当程度上是建立在制造业成本降低基础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