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焦点
对自主品牌不利不能成为公车不需改革的借口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3-11-28 阅读次数:1090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公车改革已推行近二十年,但总体效果不尽人意。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得以保留的公车,仅省部级以上官员专车,以及特别用车而已。有分析认为,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对自主品牌销量有影响。此举带来的最大的结果,就是公务用车的数量要大幅度削减。此前,很多汽车企业都瞄准公务车采购。自主品牌均推出类似荣威950、奔腾B90、北汽绅宝等符合公车采购的双“18”标准的车型,如果取消一般公务用车,这类车的销售会受到影响。在公务用车采购大幅缩减的政策环境中,自主品牌企业寄希望于公务采购拉升品牌形象甚至提升销量的想法,愈发困难。在拉升形象方面,公务用车集中在副省级以上采购,对于车型、品牌选择的范围将进一步的缩小,对于为公务车采购而生的诸多品牌,进入采购序列的难度或将再次提升。这种分析言下之意就是,为了汽车自主品牌的建设,公车采购应该越多越好。在安邦(ANBOUND)看来,这种逻辑从立场上根本讲不通。虽然公车改革会对自主品牌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支持自主品牌有很多种方式,而公车使用是其最不成为理由的理由。公车改革为的是节约纳税人的钱,遏制寻租腐败。这次公车改革力度很大,但鉴于改革的复杂性和难度,以及之前改革不彻底的教训,如何落实执行和杜绝反弹现象是政策出台之后最应该关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