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焦点
中国降低物流成本要找准焦点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3-11-27 阅读次数:1084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高居18%,在世界上一直属于“畸高”。日前,为解高物流成本“顽疾”,商务部正牵头财政部、质检总局、标准委等多部门酝酿一系列新政,包括研究出台促进商贸物流发展的指导意见,财政扶持企业关键设备标准化,将公路收费纳入“营改增”后的增值税抵扣范围等举措。事实上,这已经不是高层或者重要部门第一次表示要解决高物流成本的问题,但物流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去年商务部等16个部门组成8个组分赴全国各地,就物流成本高、环节多等现状展开调研。调研分析发现,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既和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及产业布局有关,也有物流业本身发展的问题,同时也有体制原因。目前中小公司占比达90%以上,我国前20家公路运输型企业市场份额不到2%。即使是发达的上海,公路货运汽车的空驶率也比发达国家高3倍。此外,还有体制性成本偏高的问题,比如高速公路收费、乱罚款等。九三学社中央一项调研显示,全世界70%的收费公路在中国,收费标准最高也在中国;在中国,只要货车行驶在路上,就难免不被罚款,一家正规的运输企业,每年上缴税收1000余万元,盈利是300余万元,罚款就要开支200余万元。解决物流成本过高不能仅仅停留在出台指导意见和政策的层面,关键是要对症下药切实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如果公路等国家基础建设设施所产生的制度性成本,运输网络不全而产生的迂回成本,技术落后而产生的物流业自身成本等等都不能真正落实解决,再多的指导意见也只能停留在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