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焦点
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医院是否已经成为可能?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3-11-25 阅读次数:1171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10月中旬,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其中明确规定:放宽市场准入,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并不断扩大开放领域;凡是对本地资本开放的领域,都要向外地资本开放。私营医院或许可以在中国蓬勃发展的改革前景引发了外资的遐想。当公立医院也可能私有化时,外资在中国医院部门运作的时刻是否也将到来?美国《福布斯》最近发表报道称,预感医院投资的改革轨迹看似与中国其他行业的投资改革非常相像:首先将医院从FDI“限制”名录中除名,以此启动系列的逐步改革,之后允许建立中外合资企业,逐步增加外国公司可持有的股份,如控股公司来自香港、澳门等这样的地方,那么就允许外资拥有100%的所有权,最终发展到不论国籍允许外资百分之百拥有所有权。报道认为,有三个因素的叠加会推动中国对外资进入医疗系统的政策的调整:首先,中国经济正遭遇新的逆风,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问题,而这可能会迫使中央政府从卫生系统投资中撤走宝贵资源。其二,政府几乎是同时需要做成两件事:强化能力(衡量的标准是新医院,社区医疗,扩大的国民医保覆盖范围,新药,设备和诊断学),同时又承担以长期慢性病为特征的迅速老龄化社会带来的负担。第三,中国在经济开放与现代化的进程中对外资开放其医疗经济的时间相对较晚。结果,即使政府感觉需谨慎行事,但是它也不得不应对外国经营者的齐声疾呼,以及现在希望有更好选择的中国普通百姓的失望情绪。不过,放宽私人投资医院的监管并不意味着同时对外资实行开放,因为卫生保健部门被视为政治上比较敏感的领域,政府目前的改革步伐都是以不破坏公立医院系统的稳定行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