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焦点
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平息了市场对自贸区会否扩展的争议。此前,不少分析认为,在上海自贸区试验的三年里,这项改革不会在其他地区复制。《决定》称,在推进现有试点基础上,选择若干具备条件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分析自贸区的扩围,安邦(ANBOUND)研究团队曾指出,从经济地理看,天津与广东最有可能跟进。这一判断近日得到了官方学者的证实。日前,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白明表示,由于上海处于长三角地区,第二批自贸区选址在一南一北的可能性更大。他称,相较而言,广东、天津两地有望先声夺人。另有接近商务部的人士表示,在上海自贸区之后,第二批自贸区会签审核将于12月启动,明年5至6月份有望正式落地。天津和广东的方案有望最先进入国家各部委的会签程序。而之所以要等到明年5、6月,白明称,这主要是为保证上海自贸区积累起充足的可推广的经验。不过,这一间隔也不会太长,因为目前各地市的热情都十分高涨,国家也会考虑到这个层面的因素。据统计,截至11月中旬,各地在商务部备案的自贸区申请由10月份的6个增至8个,分别是天津东疆、浙江舟山、福建平潭、山东青岛、河北曹妃甸、重庆两江新区、辽宁大连,以及广东粤港澳(南沙、前海和横琴)。广东省省长朱小丹近日表示,广东正在积极推进粤港澳自贸区建设,调研和论证已逾半年,方案一旦成熟就会尽快向国务院申报。令我们关注的是,三中全会文件起草组成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表示,国务院已经批复了天津滨海新区东疆自由贸易园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自由贸易港区,与之前传闻的天津、广东并不一致。不过,考虑到舟山与上海相隔太近,甚至上海自贸区中的洋山保税港区本属于舟山的一部分,我们倾向于认为,短期内中央并不会在这么近的距离设立第二个自贸区。目前来看,第二批自贸区有望在明年年中落地,津、粤是首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