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 近期焦点
中国需要助WTO闯关一臂之力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3-11-24 阅读次数:937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褸?nbsp;

    过去十几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主要靠“两条腿”,一是工业化,二是城市化。在这个过程中,从GDP来看,中国的经济总量在持续高速增长;从资产来看,以基础设施和城市为代表的资产在不断累积;从信用来看,以银行信贷增长和政府债务增加为主要形式的信用扩张在加剧。有分析人士称,前三十年中国经济走的路子是“增量资产的货币化”,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抛开理论来看中国地方政府的经济实践,能够看到有趣的东西:在过去的高速增长中,中国的地方政府一直在忙于做加法,不论是搞城市化,搞各种产业园区或开发区,还是搞各种产业,地方政府一直都在做加法。如果笼统来看,这些都可以视为“城市资产”。由于经济增长中缺乏创新,总是在规模扩张上想办法,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再加水,城市资产的大饼越做越大。不过,这些大饼是否好吃,则是另外一回事。
    当宏观经济整体处于上升期,信用环境在不断扩张的时候,城市资产增值扩张的游戏就能持续下去,这时候,几乎所有城市资产都是正资产——能够不断增值,产生正收益。但一旦经济周期开始下行,信用扩张开始减速或者收缩,城市资产的泡沫就开始收缩。要指出的是,这里所指的城市资产泡沫收缩,并不一定表现为房价下跌、地价下跌,只要过去的这些正资产开始遇到问题,不再继续产生正收益,就可以认为,它们在向城市“负资产”转化。
    2008年以来,安邦(        汇丰集团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50.4%,不及预期的50.8%,也低于上月终值50.9%。从分项看,多数分项指数都出现了周期性放缓迹象,其中新出口订单和原材料库存指数降幅较为显著,前者从51.3%降至49.4%,后者从50.8%降至49.0%停滞已久的全球贸易协定谈判,近日终于传来了好消息。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谈判者们有望很快达成10多年来首份全球贸易协定,成为世贸组织(WTO)一次难得的成功。近年来,全球贸易体系正发生了新的变化,以TPP为首的区域自贸协定正逐步架空WTO。在此背景下,谈判取得新的进展,可谓是久旱逢甘霖。据报道,美国、中国和印度等国家克服了农业方面的分歧,使得不久前的谈判能够对协议进行最后的敲定。这一协定将具有法律约束力,以减少官僚程序,让商品在全球各地更容易过境。有分析认为,这可能会让超过18万亿美元的年度全球贸易额增加大约1万亿美元。报道预计,WTO新任总干事罗伯托·阿泽维多(ROBERTO AZEVEDO)将在周日(24日)或者周一(25日)的一次会议上向WTO最高机构——总理事会(GENERAL COUNCIL)递交协议的终稿。一切顺利的话,WTO共计159个成员国贸易部长们下个月将在巴厘岛开会期间签署协议。知情人士表示,“他们已经跨越了门槛。”协议签署之后,将会成为阿泽维多的一项胜利。他在9月份上任的时候曾警示,如果在巴厘岛无法形成任何实质性成果,WTO的相关性就会受到威胁。该协议的三大支柱(对付边境官僚壁垒问题、一系列农业问题、以及若干与发展相关的问题)两年前取自更广泛的多哈议程,作为有所弱化但“可交付”的协议元素。但谈判仍非常艰难,观察人士和参与谈判过程的官员们认为,目前的协议在其本身内容及其反映的WTO作为贸易谈判论坛的状态方面都非常重要。在安邦(ANBOUND)看来,全球贸易协定谈判取得进展极其重要,在美国不断推进其在跨太平洋,在大西洋的自贸协定的时候,中国需要助WTO闯关一臂之力,维护现有的多边机制。我们在分析全球贸易格局新变化时指出,在未来,中国应当WTO与区域自贸协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应对高度碎片化的全球贸易。全球贸易协定作为多哈回合谈判的弱化版本,已具有达成共识的空间,下一步则要把协定逐步做实,发挥出WTO的作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