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 近期焦点
部分地方政府因政绩而拔高经济普查结果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3-11-19 阅读次数:1149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目前,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结束了第一轮核查。在该轮核查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有媒体纷纷报道,一家央企负责人对普查员表示:“我们不搞经济普查,你们也没资格普查我们。”不过,但出现这一问题也并不能把板子全部打在企业身上。据河北省某县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介绍,经济普查时有的企业确实不太配合,但这也不能怪企业。因为企业经常被要求将所填数据上浮,虽然上报数据不能作为税收和处罚的依据,但企业毕竟还是担心。“每次经济普查,都希望比上次有一定进步,而且希望进步越大越好。但实际效果达不到,相关部门又不能直接乱编个数据报上去,所以只能让企业上报注水数据。”“很多企业都被要求这样做,而且有的企业被要求上浮的程度比较大,甚至会达到10倍。企业肯定不愿意,但这数据又必须形成。所以如果单个部门操作效果不好,就会让其他主管部门一起‘帮忙’,最终数据也会报上来。”上述工作人员表示,这样年复一年的积累,使得历史数据变成了政府和企业的包袱,经济建设不可能凭空突然爆发,虽然一直有所增长但也无法把之前数据中的水分消化掉,包袱只能一直背着。实际上,关于此次经济普查,中央有过非常明确的要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张高丽曾要求,这次普查最根本、最核心的要求,就是普查数据必须客观真实、全面准确、可靠可信,绝不能带水分,更不能弄虚作假。不过,在政绩的压力下,中央的要求最终也变成了一纸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