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 近期焦点
投资政策也是一种外交力量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3-11-14 阅读次数:1128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褸?span style="word-spacing: 0px; font: 14px/24px Times New Roman; text-transform: none; color: rgb(0,0,0); text-indent: 32px; white-space: normal; letter-spacing: normal; background-color: rgb(255,255,255); text-align: justify;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orphans: 2; widows: 2;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了10月的各项经济增长数据。据统计,今年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中国自加入WTO以来,庞大的全球市场需求刺激了体制改革红利的释放,勤劳的中国人民为此积累了巨大的资产,近年来资产配置逐步从美国债券分散到对多国的直接投资。据悉,从2005年到现在,中国的海外投资规模达6882亿美元。其中,对英国的投资额只有178亿美元。虽然在欧洲国家中最多,但远不及澳大利亚(582亿美元)、美国(576亿美元)、加拿大(376亿美元)等国家。英国财务大臣乔治-奥斯本和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不顾对中国人权状况的指责之声访问中国还不到一个月,英国首相又公布将率领大规模访问团访问中国。卡梅伦表示:“将力求英国企业能够进军中国各领域市场,并吸引中国的投资。”不仅是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等世界各国纷纷向中国抛出橄榄枝。德国总理默克尔为亲自接待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乘坐直升机前往柏林以北70公里的国宾馆——梅泽贝格宫。今年4月,法国总统奥朗德率领由260人组成的大规模代表团访问了中国。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今年9月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上,率先会见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而不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安邦(ANBOUND)智库学者看来,一国国力的上升都是综合运用各种资源和力量的结果,外交政策和技巧尤其大有可为,相对西方发达经济体高达100%的债务率,以及庞大的社会基础设施更新需求,拥有大量外汇储备和民间可投资资本的中国,要认识到投资政策也是一种外交力量,这对中国改变目前极不利于中国的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打破美国发起的对华贸易、技术、军事围堵有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对欧洲的投资政策显然是急需修正的领域,这正是我们提出要重视欧盟尤其是德国的原因,这对于形成全球新的均势外交格局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