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 近期焦点
中国政府简政放权的含金量还不够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3-11-13 阅读次数:1166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是新一届政府着力推进的第一件大事,被视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马前卒”,宏观调控的“当头炮”。当前政府职能转变处在什么阶段?面临哪些难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当前中国政府正处在向市场、企业、社会、地方放权的最关键时期,正处在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的最关键时期。迟福林表示,政府职能转变近几年取得一定成效,但仍不到位,主要体现在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仍然比较突出。地方政府仍在以追求GDP增长速度为主要目标、以扩大投资规模为重要途径、以资源配置的行政控制和行政干预为重要手段,导致投资消费失衡、重复建设、产能过剩、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还造成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缺位。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也给政府自身建设带来十分突出的问题,深度介入微观经济活动滋生权力寻租等腐败现象,成为政府公信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今年以来,新一届政府继续深化简政放权的改革,中央取消和下放了334项审批权。对此,迟福林表示,现在总体上看,我们在向市场放权上已经又向前走了一步,但更实质的权力放得还不够。其一,以打破垄断为目标向市场放权还不够;其二,尽管有些权力已开始下放,但涉及政府自身利益的、含金量高的权力下放还不够,所以现在正处在放权的最关键时候,到了是继续坚持政府主导下市场的有限作用、还是市场主导下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的关键时期。迟福林建议,在部门利益、行业利益、地方利益比较突出的情况下,迫切需要顶层推动,要有高层次的统筹协调,涉及利益调整和权力结构调整时,统筹考虑利益关系调整,拿出具体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