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焦点
作为社会安全网的一部分,失业保险似乎并未起到预想中的作用。据2012年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2年末,全年失业保险基金收入1139亿元,比上年增长23.4%,支出451亿元,比上年增长4.1%。多年来收入增速绝对高于支出结果,使得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存2929亿元。据有关人士介绍,失业保险基金过度累积,与国内就业和失业的两个特点密切相关:一是企业内部转移大于外部转移,如果企业缴费了,但并没有因经营困难而主动裁员,失业保险金发放规模就不大;二是我国农民工流动数量非常大,这些人失业后最多领取一次性生活补助金,很多人没有领取失业金,这也是基金积累不断增多的原因。按照《失业保险条例》对失业保险费缴纳的规定,城镇企事业单位应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缴纳失业保险费,单位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一缴纳失业保险费。也就是说单位和个人加起来合计缴纳工资3%的失业保险。在这样的形势下,一方面,失业保险逐年累积,收支严重失衡,另一方面没有形成有效的投资收益渠道,失业保险由社会稳定器退化成为了企业和个人的不必要负担。早在2006年,人社部便选取东部7省、市试点失业保险扩大支出范围试点。在确保失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和留足一定储备额的前提下,将超出储备额结余部分的一定比例用于促进就业,主要表现在支出项目和对象的扩大。但从去年的表现看,失业保险基金的支出依然缓慢,这项工作并未取得显著进展。事实上,相关评估报告也认为,目前仍存在各地扩大支出具体范围不统一、失业保险基金与就业专项资金之间存在重叠交叉等问题,一些被取消的扩支项目出现促进就业工作停滞甚至倒退现象。业内人士建议,应当通过降低费率的方式,缓解失业保险基金过度积累的问题。与此同时,还应放大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功能,将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政策向全国推开,并使其制度化和法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