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 近期焦点
地方想摆脱“富士康依赖症”说明了什么?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3-10-31 阅读次数:1105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过去几年,富士康曾是各省招商引资的座上宾。不过,这也让一些省份患上了“富士康依赖症”。据河南省商务厅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河南省进出口额为387.3亿美元,增幅为14.4%,高于全国平均增速6.7个百分点,体量居中部六省之首,在全国排第13。不过,在前三季度的387.3亿美元进出口额中,富士康贡献了209.4亿美元,占54%14.4%的增速中有13个百分点靠富士康拉动,富士康对河南省外贸的贡献率为85.4%。自引进富士康之后,河南外贸排名从2009年在湖北省和安徽省之后的中部六省第三名,跃居中部六省之首,体量也从引进富士康前2009年的134.38亿美元,跃至2012年的517.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样在山西,富士康太原工厂的年进出口总额,也支撑了山西省外贸出口的半壁江山。不过,这并没有给相关省份带来多少兴奋。为了避免陷入富士康打个喷嚏,外贸出口就感冒的怪象,中部大省开始反思过度依赖富士康的现状。为此,各省正逐步通过扩大招商,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等方法,打造产业结构的多元化,避免过于依赖富士康的现状。例如,河南省一方面组织专家研讨“引入富士康对河南对外开放的利与弊”等课题,另一方面,则希望通过加大对其他产业的招商力度,吸引更多生物制药、电子科技、高新技术等产业进驻。部分地方希望摆脱“富士康依赖症”的现象,非常有代表性,显示地方政府在大力招商引资之后,开始反思引资的长远效益问题。要搞好地方经济,不仅只是要拉来资金,创造税收,还要综合考虑就业、城市管理、产业种类选择等一系列问题。如果地方能摆脱招商引资中的“贪大求洋”、“唯税收是问”的思路,那将是地方政府另一种进步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