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 近期焦点
中国应对WTO稀土裁定应该另想办法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3-10-30 阅读次数:1160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2010年,中国限制了稀土出口,随后美国、日本和欧盟联合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出有关中国出口管理稀土、钨和钼的磋商请求。据消息人士称,WTO日前已认定中国的稀土出口限制与该组织的规则不符。这是中国使用出口配额和关税作为产业政策工具的做法第二次遭到成功挑战。虽然中国坚称,出口配额对于抑制稀土开采和加工所造成的环境损害是必要的,但是WTO拒绝接受中国的主张,认为中国限制出口的同时却鼓励国内稀土加工产业扩张。如果日美欧在此问题上胜诉,中方将不得不在出口配额问题上让步,从而对稀土关税、配额全面放开,稀土价格很有可能就此重新回到“白菜价”。安邦(ANBOUND)的研究团队认为,WTO本次初裁,也说明中国的战略资源保护更需要一个协同的政策体系,而不仅仅是矿产、环境保护、海关等部门的政策管制,出口配额管制不了出口(走私依旧)、开采总量管制不了产量(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博弈),这些政策的管制同样难以真正的保护矿产资源,也难以让保护环境成为一个具有说服力的理由。安邦高级研究员贺军认为,中国应该转换思路,用国际上听得懂的语言、通行的借口、认同的标准,来找到限制稀土出口的理由。根据WTO的规则,WTO原则上要求取消出口限制,但规定了两项豁免条款:“为保障人民、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措施”及“与保护可用竭的自然资源有关的措施,如此类措施与限制国内生产或消费一同实施”。环境保护是个全球通用的理由,但是中国应该从严格环境执法的角度来考虑,提高开采和加工成本,控制国内中小企业对稀土资源的滥开滥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