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焦点
东方希望是如何化解产能过剩危机的?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3-10-08 阅读次数:1123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 ??褸?span style="word-spacing: 0px; font: 14px/24px Times New Roman; text-transform: none; color: rgb(0,0,0); text-indent: 32px; white-space: normal; letter-spacing: normal; background-color: rgb(255,255,255); text-align: justify;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orphans: 2; widows: 2;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近期,中国对加入新一轮的服务贸易和IT关税谈判表现出明显的积极态度。据媒体报道,美国主导的旨在降低一系列电子产品关税的谈判有望在几周内重启,中国已经表示,将缩短中方希望排除的产品列表。同时,就在即将重启于7月中断的电子产品谈判之际,中国还提交了一份正式申请,希望加入旨在达成另一份用以规范全球每年4万亿服务贸易的协议的相关谈判。这两大举措表明,中国有意愿加入这些由美国在世贸组织(WTO)框架之外主导的谈判。日前,在巴厘岛与美国和其他参与信息技术谈判的国家会谈期间,中国试图缓和其他国家的担忧情绪,表示中国不愿意成为信息技术和服务贸易谈判的绊脚石。美国驻WTO大使、美国政府在信息技术与服务业谈判中的首席谈判专家迈克尔•彭克(Michael Punke)表示:“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突破。”不过安邦(ANBOUND)智库学者认为,中国加入当下,中国制造业几乎所有行业都处在产能过剩中煎熬,但在最过剩的铝业,也有企业实现了持续盈利的奇迹。东方希望旗下共有156家企业,涉及电解铝、饲料、发电、氧化铝、水泥、石油化工、煤化工、氯碱化工与生物化工等9个产业,年产值近700亿元。11年来,东方希望重化工业务沉淀了集团90%的资产,而电解铝和氧化铝又是其中的主力,且国内铝业因产能过剩和铝价低迷已陷入连续6年行业性亏损。然而,东方希望在铝业板块的利润2012年约为10亿元,今年可能还要多一点。如此业绩源于其人均产能2012年做到了420吨,现在是480吨,年底要达到500吨。如此生产效率,排在全球前5%、是中国平均水平的4倍、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除了想方设法提高人均生产效率,“循环产业链”是东方希望的又一大法宝。自包头希铝建厂十年来,在东方希望包头希铝片区,发电、电解铝、赖氨酸、烧碱、PVC、制砖等生产线环环相扣:发电产生的蒸汽用来生产赖氨酸;电厂的副产品粉煤灰用来制造标砖;生产PVC的主要原料是电石、电石的尾气可生产阳极炭块,阳极炭块又是生产电解铝的主要原料……上游的废弃物成为下游的原料,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在东方希望看来,要在过剩的行业里生存,必须用最精细化的管理和最高效的运转来获得生存下去所必须的利润。在我们看来,这也许正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