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焦点
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3日夜乘专机回到北京。在此次出访过程中,习近平主席向世界传达了中国坚定推进改革,为世界经济带来更多正面外溢效益的决心以及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立场。尤其是习近平对贸易摩擦、区域合作和全球治理的政策思路也有清晰地表示。近年,国际上贸易保护不断升温。2013年上半年,中国产品共遭遇15个国家(地区)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39起。习近平主席此次明确表示,打开窗子,才能实现空气对流,新鲜空气才能进来。搞保护主义和滥用贸易救济措施,损人不利己。在表明反对贸易保护的态度后,习近平透露中国将延续既往解决贸易摩擦的思路:对已有贸易摩擦,要坚持通过对话和协商妥善处理。对于一些局部贸易失衡,增加进口和通过投资增加对方出口能力都是可行的方法。对于一些国家仍以安全理由限制大量商品向中国出口和中国的对外投资,习近平再度要求一些发达国家要取消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不合理限制并呼吁完善全球投资规则。值得注意的是,目前,WTO推进困难,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等区域性贸易谈判越来越“抢戏”,习近平此番代表中国“力挺”多边贸易体制。他在会见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时表示,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是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基础,是任何区域贸易安排都无法替代的。在我们看来,中国力挺多边贸易体制的尝试,是这次习近平主席外访的一个最重要的看点。过去,中国只会搞“项目外交”,这次终于与过去有所不同,开始着眼于多边贸易体制问题。不过,能否在WTO平台上驾驭多边贸易的规则,中国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毕竟中国过去一点积累都没有。利用多边贸易体制,也得利用现成的游戏规则搞“框架外交”,这方面中国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和运用(详细内容可参见安邦(ANBOUND)最新《战略观察》系列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