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业现在成为中国的投资热点。国务院今年发布了“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部署了未来8年宽带发展目标及路径,中国政府也将信息消费列为拉动经济的一个增长点,这些因素都成为刺激信息产业投资的重要理由。
政策展示的宏观市场前景,颇具中国特色。国务院今年下发《关于加快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万亿元的目标。这无疑在市场面前画出了一张丰厚的大饼。随着4G、三网融合、宽带中国、智慧城市等信息消费热点接踵而至,市场预期,中国将掀起信息通信业的新一轮投资热潮。
从过去的投资来看,规模的确不小。工信部统计显示,2012年中国电信运营商宽带投资为3700亿元,加上互联网企业的投入,累计超过5000亿元。自2009年3G牌照发放以来,全国3G累计投资达到5846.9亿元。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三年内三大运营商在4G建设和运营等方面的累计投资额将有望突破3000亿元。
虽然中国近年在信息产业领域的投资规模不小,但在一些基础服务能力上还有不小的问题,网速就是一个典型指标。据德国著名统计公司Statista公布了2013 Q1季度全球互联网网速排名,韩国以平均14.2Mbps的网速继续排名世界第一。第二至第十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为:日本(11.7 Mbps)、中国香港(10.9 Mbps)、瑞士(10.1 Mbps)、荷兰(9.9 Mbps)、拉脱维亚(9.8 Mbps)、捷克共和国(9.6 Mbps)、瑞典(8.9 Mbps)、美国(8.6 Mbps)、丹麦(8.2 Mbps)。中国的平均网速仅有1.7Mbps,竟然同比下降5.6%,仅排名全球第98位,远远落后于全球平均网(3.1 Mbps)。就亚太地区而言,中国网速排名也很靠后,不仅无法跟名列前茅的韩国、日本相比,居然还落后于泰国和马来西亚。
实际上,中国的网速落后于东南亚国家并不奇怪。安邦(ANBOUND)掌握的数据显示,从网速峰值来比较,中国在2012年第2季度的统计中排名全球第127位,在有统计的亚太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一!这大大低于中国人均GDP的世界排名(2011年第89位)。以安邦研究人员在马来西亚的实际体验,吉隆坡酒店的互联网下载速度能达到2Mbps左右。必须客观承认,中国的宽带基础建设和基础服务能力,已经明显落后于许多国家,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北京亦庄的国家级高科技开发区,有的地方连1M的速度都没有,其他的地方可想而知。
从移动信号的覆盖情况来看,虽然中国的移动网络在不断建设,但信号覆盖情况仍然很不理想。全国主要大城市,如北京和上海,很多的地方的手机连信号都没有,而且越是重要的地方如CBD,信号越是糟糕。这样的网速水平和移动信号覆盖能力,是不值得中国大吹特吹的。
中国现在对信息产业投资的期待,有着明显的拉动经济的期待。舆论经常有这样的计算——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2012年全国信息消费规模达到1.72万亿元,同比增长29%,占当年GDP比重达3.3%,拉动GDP增长0.64个百分点,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9300亿元。基于3.2万亿的目标测算,若未来两年中国GDP增长水平维持在7.5%,信息消费每年为GDP增长贡献大约1个百分点。
在我们看来,中国的信息产业投资要战略化,这个目标没有问题。但现在以国有企业为主的投资规模不小,但实际的服务改进情况却比较糟糕。今天说带宽20M,明天又说100M,好像速度越来越快,实际上问题成堆,还没有解决的希望。不客气地说,现在信息产业的投资存在好大喜功的倾向,做表面文章的情况还不少,只要弄出钱来,弄出投资项目,对相关企业来说就是目的。尤其是最近一看李克强总理提倡搞信息产业,国内相关机构的调门高得不得了。但按照现在的搞法,弄不好4G没搞好,2G和3G的服务却跟不上了。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中国的信息产业投资应该更加强调战略和步骤,在投资规划之上应该有一个国家层面的整体战略。投资建设固然重要,监督和取得实效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