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 近期焦点
中国房地产调控进入新时期更注重市场化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3-08-29 阅读次数:1420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新政府近半年时间没有出台任何调控措施,而在中央层面也鲜有提及“调控”。不过,据消息人士透露,高层近期减少提及“房地产调控”,并非因为不重视,而是监管思路已经发生了转变。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任职后,多次提及调控要“短长相宜、标本兼治”,表现在楼市政策上,便是弱化政府调控,更多依靠市场本身进行调节。事实上,十多年来一系列的行政调控,只是一再加剧了楼市的供需矛盾,各种以“限”为主的调控政策,已经被证实难以改变人们对房价上涨的预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张永军认为,当前表现出来的政策转变最显著的一点就是从过去的调控“一刀切”向差异化转变,温州房屋过剩较为严重,和全国其它地方情况有很大不同,有放松限购的条件,此次对限购令进行调整就是调控因地制宜的表现。之前出台的一轮又一轮措施对于抑制房价上涨的作用有限,新政府应该不会在用这种临时性的措施,而是要从税收、土地等方面给出一篮子的调控方案。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来看,新时期的房地产调控,核心要义主要有三点,即调控差别化、措施市场化、投资正常化。上一届政府的调控旨在抑制投资性需求,让房屋回归居住属性;而从本届政府的思路看,则首先将区分必需品房产、消费型房产和投资型房产三个层次。其中,政府要以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承担起必需品房产市场的责任,而在消费型和投资型房产市场,则更多由市场决定,不会沿用新政调控,这不利于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部副研究员刘卫民表示,高层近期提“调控”次数减少并非不重视,而是与处于三中全会前的时间点有关,政府更希望在大的框架定下来之后再对具体的政策进行调整,当前正从频繁提出短期调控向建立中长期的长效调控的政策体系逐渐过渡,未来将会更多专注于房产税、产权登记、差别化信贷逐渐常态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