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焦点
国内发电企业质疑垄断电网建设的低效率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3-08-25 阅读次数:1275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在国内分布式发电并网政策利好频出下,市场对于国内的新能源市场充满期望。但在安邦(ANBOUND)研究人员的近日调研中,发电企业似乎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乐观情绪,并对电网建设的低效率提出诸多质疑。从发电设备企业和电网企业的对比情况看,无论是二者的投入产出比,还是单位造价比都能显示出电网建设的低效率。由于国内发电端属于充分竞争的领域,使得发电端即使在上游原料成本上涨情况下,2010-2012年的发电设备的装机成本也下降了20%左右,但电网企业的建设则恰恰相反,变电成本增加10%以上,而交流送电成本则普遍上涨40%-70%。即使在电网内部,从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的对比中也能看出国家电网的规模经济效应丝毫难见,在此情况下,效率低下的电网建设如何应对新能源发电并网带来的难题及其投资风险问题都值得让人怀疑。另据我们调研,对于最近电价降价的呼声,国内发电企业抵制的态度都较为明显,纷纷质疑煤炭企业的成本到底是多少?以及近几年煤炭盈利的去向问题。这一方面有近年来煤炭涨价而下游电价不动带来的电力差价问题,据悉其中的差价已达6.7分/度;另一方面,更在于发电企业在煤炭降价推动下,从消极发电的新兴电荒下转向加大火电出力的目前心态,刚刚盈利就让其让出利润的不甘。而据调研,我们发现,在长期的煤盈电亏下,国内发电企业消极发电的情况较为普遍,2008年以来,国内火电运行小时数低于标准的5000小时,平均利用小时仅为4650小时,消极采购、消极存煤、消极发电等因素带来的新兴电荒尤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