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焦点
罗奇开始为中国经济增长“护盘”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3-08-22 阅读次数:1381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GDP是一个非常重要和不可替代的经济指标。GDP可以计量经济总量,判断经济增长所处的发展阶段,显示经济增长速度,反映经济景气的程度。GDP的增加值构成可以表明经济结构,反映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分配结构、支出结构和需求结构。人均GDP还可以表明人均产出水平。然而,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GDP的作用也不能一概而论。美国耶鲁大学杰克逊全球事务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史蒂芬·罗奇认为,GDP的构成并不适合评估经济结构调整的早期阶段,当然,最终仍需GDP数据来对中国经济转型成功与否进行衡量,但请注意这里的关键词是“最终”。他表示,目前中国较为缓慢的GDP增长,反映的是经济的结构性改革已经开始,即从出口、投资导向型经济增长向更多由国内个人消费支撑的经济结构过渡。这是件好事。他认为,最近出现的“唱衰中国经济”论纯属假警报,“中国经济不但远不会崩溃,反而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相信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车轮将继续向前行驶。”他建议经济观察人士应当停止痴迷于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转向利用消费数据来衡量正处于调结构中的经济体。从中国的消费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前景比较乐观,特别是服务业增长明显,将使中国进入“较缓慢却更加可持续的增长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