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 近期焦点
解决城市拥堵的重点是“限用”而非“限购“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3-08-06 阅读次数:1309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汽车限购最初的主要目的是应对巨大环境和资源压力,目前包括北京和上海的4个中国城市已经实施了不同的新车限购管制措施。然而,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汽车限购政策也只能避免情况进一步恶化,因为目前的拥堵和污染源是已有汽车。如何缓解交通拥堵和城市空气污染?关键在于限制汽车的使用,而不是限购。城市的道路资源是有限的,相比单纯的限购政策,从道路使用权的分配来限制私车使用会更有效,也更合理。购置家庭财产是公民的自由,但使用公共资源则不是无条件的自由权利。放任私车对道路资源的占用是对其他道路使用者权利的损害。对于很多正在憧憬能够拥有人生第一辆车的中国人来说,限购并不能阻挡买车的“刚需”,反而造成了先买车与后买车之间的不公平,导致诸多旨在绕开限购政策的“歪点子”大行其道,不但使限购效果受损,且其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也带来了权力寻租的空间。要有效地解决问题,城市的决策者需要将他们的着眼点从“购车”转向“用车”。相比使用公共交通的市民,私车对公共道路资源的占用要多的多。限购则是让没买车的市民承担治理拥堵的后果,加剧了不公平。安邦(ANBOUND)研究人员此前多次表示,面对城市交通拥堵,应该做的是区域限行以及区域收费政策,最为重要的还是城市空间的规划调整,而不仅仅是简单且僵化的限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