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焦点
住建部为什么要翻炒“智慧城市”概念?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3-08-06 阅读次数:1311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昨天对外公布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确定103个城市(区、县、镇)为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住房城乡建设部要求,各地要针对本地区新型城镇化推进中的实际问题,制订出智慧城市创建目标,做好顶层设计;制订创建任务和重点项目的时间节点;创新体制机制,明确责任和考核制度,落实相关保障措施。同时,要高度重视信息整合和共享协同,抓好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和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提升各应用系统效能;注重城市发展中的应用体系建设,突出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标志性成果。什么是智慧城市?按官方媒体的说法,智慧城市是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形成的一种新型信息化的城市形态。实际上,智慧城市并不是什么新概念,IBM早在2008年11月就提出“智慧地球”这一理念,并在2009年正式推出“智慧城市”概念并通过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不过,从商业的角度来看,IBM这几年在中国市场推动“智慧城市”并不顺利,至少没有带来大量的生意。最近一两年,这个概念甚至都有些被人遗忘了。为什么住建部现在又开始翻炒这一概念呢?在安邦(ANBOUND)的研究人员看来,有几个因素:一是中央政府提出扩大“信息消费”,作为培养内需的重要方向;二是稳增长要找到新抓手、新投资领域;三是新型城镇化要与过去相区别。在这几个因素之下,智慧城市因为有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概念,因此被作为一个发展概念再次翻新。不过,如此大规模地推出103个试点城市,如何将智慧城市落地?从哪里着手建设智慧城市?是搞硬指标评比,还是实事求是地制订不同标准?这些问题都有待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