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 近期焦点
扭转GDP主义,只有中央领导喊话并不管用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3-08-05 阅读次数:1345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à???tyle="margin-top: 0pt; margin-bottom: 0pt" class="p0">食品及食品接触材料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修订营养标签指引

    据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于近期采纳了国际膳食补充剂联盟(IADSA)所倡导营养素参考值(NRVs),将11种营养素加入营养标签准则。这11种营养素及其参考值分别为:

    ● 维生素K(60微克);

    ● 维生素B6(1.3毫克);

    ● 维生素B12(2.4微克);

    ● 生物素(30微克);

    ● 

             环保部日前公布了6月及上半年全国空气质量情况。6月,京津冀地区达标天数仅24.2%,低于74个城市平均值40.2个百分点。其中重度污染天就占21.2%,也就是说,6月份,约有三周时间空气质量都不达标,有一周还是重度污染。而长三角地区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为67.4%,珠三角地区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为88.5%。上半年,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只有         中央领导不久前强调,中国不能再搞GDP至上,考核干部也不能只看GDP指标。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于各级地方政府来说,GDP仍是最重要的考核指标。不久前,广东省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林秀玉表示,今年她去珠三角调研时发现,一些地方的GDP、财政增长与用电量不是很匹配。以广州为例,今年15GDP同比增长12.9%,但用电量同比下降0.1%5月用电量同比下降0.3%。理论上GDP和用电量是有合理比例,两者出现背驰,就很难令人信服这个数据是真确。事实上,在现有体制下,GDP增长与地方政绩考核紧密挂钩,各地自然追逐GDP高增长,并出现“屡屡加码”。有专家坦言,当前GDP统计存在着愈向下愈高的倾向,如各省GDP总和大于全国,而各县总和大于全市,各镇总和大于全县。今年截至730日,陆续披露的30个省份上半年GDP增速全部高于全国7.6%的水平,其总量之和超出全国GDP总量31630.2亿元。实际上,这种“双超出”的现象已经延续了将近12年。在中国,自1985年开始,中央和地方在这个数据上的“不同步”已是常态。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4年相差3万亿元,达19.3%2006年相差0.8万亿元,达3.84%2007年相差1.2万亿元,达5.1%2008年相差2.6万亿元,达8.8%。说到底,GDP和引进外资始终是目前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两个硬指标,GDP便顺理成章地成为衡量官员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准,尤其是在中国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GDP在考核中的权重更为突出,这个数字的大小事关政绩好坏、仕途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