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 近期焦点
“三星模式”成功其实蕴含了不小风险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3-08-01 阅读次数:1298
【文字 大 中 小】【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在当前的智能手机浪潮中,三星可谓是最大的赢家。其所采用的垂直整合型经营模式,攫取了产业链上的大部分利润,推动企业盈利不断创新高。三星46月的合并报表显示,营业利润为9.530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23.4亿元),时隔2个季度再创历史新高。而销售额为57.4644万亿韩元,营业利润率达到16.6%。不过,在“三星模式”的成功背后,其实潜藏了不少危机。作为垂直整合型经营的前辈,日本家电企业的衰落足应作为警醒。比较三星与日本家电企业的商业模式,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市场推广及营销能力。2012年,三星的营销费用高达12.9万亿韩元,相当于其销售额的约6.5%,按人民币算超过了630亿元。相比之下,索尼2011年度的广告宣传费仅为357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25亿元)。这也就是说,只有当终端产品能卖得出去时,才能拉动三星的整个产业链;而一旦终端产品的竞争力出现下滑,由于企业内部拥有大量工厂,开工率的下滑将令企业承受严重的亏损——就像当前的日本家电企业那样。由此来看,“三星模式”的弊端是明显的。一是增加了企业负担。沿着产业链不断向上下游扩张,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扩张程度越深,负担也就越重;二是导致企业较难形成核心优势,同时还不得不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更重要的是,如今市场的发展复杂多变,市场需求的变化速度也越来越快,这种现状就需要企业有足够的敏捷性。但“垂直整合模式”的企业需要考虑到整个链条,这会使得它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降低。长此以往,一旦企业的主业被市场淘汰,与之配套的上下游环节也将跟着遭殃。所以,从现在的形势来看,相比较而言,企业将主要精力集中于有优势的核心业务,将不擅长的业务外包其实是更安全的做法。目前,采用“三星模式”进行产业链整合的企业不少,比如中粮集团,便通过并购打造全产业链。不过,应当清醒的认识到,在垂直整合背后,其实蕴含了不小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