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天(7 中日韩自贸区第二轮谈判7月30日起至8 中国国家工商总局企业局、信息中心日前发布了《全国内资企业生存时间分析报告》。这份报告综合分析了2000年以来中国全国新设企业、注吊销企业生存时间等数据,称中国企业生存时间主要有六大特点:1、近半企业年龄在五年以下。截至2012年底,中国实有企业1322.54万户。其中,存续时间5年以下的企业652.77万户,占企业总量的49.4%。2、企业成立后3- 底特律的破产案向世人展示出一个案例:一个产业凋零的城市如何在财政重负下不断衰败。但是,并非每个产业凋零的城市都只有这样的命运。如果能有效利用资源,依靠创新,再加上参与者的企业家精神,产业过气的城市也会获得新生。经历了这种涅盘的城市,往往会获得可持续的动力。
密尔沃基就是这样一座城市。
密尔沃基市坐落于密歇根湖西岸,位于三条河流交汇之处。这座在经济上受到重创的都市,过去是以水密集型产业为基础成长起来的,如毛皮交易、肉类加工、制革和酿酒。如今,这些产业要么规模变小了(比如酿酒业),要么早就荡然无存。不过,为其提供配套服务的供应商和熟练的机械工们仍然留在这里。这座城市还有未来吗?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密尔沃基市正在从一个垂死的工业中心转变成一个高科技中心——水处理技术的圣地。据《福布斯》的报道,这里有150多家与水有关的企业,其中包括制造热水器的艾欧史密斯公司(A.O. Smith)、生产水表的巴杰米特公司、生产水龙头等卫浴用品的科勒公司(Kohler)、生产水过滤设备的西门子(Siemens)、生产污水过滤设备的威立雅公司(Veolia)和生产流量管理和过滤设备的滨特尔公司(Pentair)等业界巨头。目前有几十家与水处理有关的初创企业正在这里落地生根,有的脱胎于当地的大学,有的是受到各种有利因素的激励:该州新的融资政策、附近地区的熟练劳动力还有蓬勃发展的商业机会。
密尔沃基这种涅盘式的转变是如何发生的?“诀窍”是企业家的合作推动了城市的转型。领导该市转型运动的巴杰米特公司首席执行官缪森说回忆,2007年,他与艾欧史密斯公司首席执行官保罗•琼斯召集了80位当地企业和民间领袖开会,这次会议导致了水资源委员会(Water Council)的诞生。这个非营利性组织将该地区从事水处理技术研发的企业和大学团结在一起,目标很简单:支持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吸引新人才;发展技术以解决全球用水问题。缪森说:“我们打算将密尔沃基市定位成水处理技术的硅谷。”
作为企业家,他们非常明白,必须围绕水处理行业打造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大学参与了进来——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创建了淡水科学学院,开设了全美唯一的淡水处理研究生课程。国家基金参与了进来——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帮助下,密尔沃基创建了一个合作研究中心,将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马凯特大学和6家当地企业的研究工作联系在一起。一个成功的例子是,一个大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如何操纵光和热来加速黄鲈的生长,从而使产量增加了12倍。这一发现吸引了一家鱼类养殖企业投资5000万美元应用了这项技术。
今年夏天,一家旧纸箱厂将被改造成新的国际水处理技术中心重新开张,这座7层楼的研究中心和企业孵化器将供与水处理有关的企业以及有前途的初创企业使用。这个由州政府提供资助的项目将为6家水处理技术初创企业提供每家5万美元的补助。研究生和企业家将共享这里的设施,例如一个设备先进、配备拥有30年业内经验资深人士的流体实验室。第一批初创企业有望投入运营,并未新的企业带来机会。到目前为止,从各种来源投资于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资金共有8000万美元,其中包括用于企业孵化的2200万美元私人资本。
在一些研究者看来,密尔沃基市的转型有特别的意义,因为它从事的并不是高科技行业,而是在传统领域里通过创新推动了城市转型。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商界领袖推动了可持续的转型创新,而不是简单的依赖政府。该市市长汤姆•巴雷特也认同这一点:“最重要的一点是这是由私营部门推动的计划。如果一开始是由政府发起的,那么要想让私营部门参与,我们可要费天大的力气。”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密尔沃基市的转型带给人们很多启示:一个传统产业凋零的城市,完全可以通过企业的合作,以市场的方式实现创新。由于市场力量是主要的推动者,再加上政府的支持,这种转型完全是可持续的。对于中国的很多传统产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而言,密尔沃基市的重生也有借鉴意义,它至少指出了传统产业城市完全存在转型成功的可能。传统产业凋零的城市,也有重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