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制定的法规包括了以下几个部分:定义;适用性与豁免;FSVP范围;人员;食品及国外供应商合规状态评估;危害分析;国外供应商验证及
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天(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了此次会议。上一次中央政治局讨论经济问题,是在今年4月份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之后。在四个月之内,中央两次召开政治局会议专门讨论经济问题,显示了中央对经济问题的重视程度。而解读中央对经济形势和政策的最新看法,有助于市场把握未来的政策变化。
在安邦(ANBOUND)研究团队看来,有如下方面值得注意:
首先,中央政治局主导了经济工作的关键决策权。中央政治局研究经济工作并做出决议,这在决策层级上比国务院决策更高,显示中央领导人加强参与经济决策,同时希望全体政治局对经济工作负起责任的想法。决策层级上的变化,足以显示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和面临的问题异常复杂。
其次,会议强调了李克强总理此前强调的“区间论”。中央认为上半年经济指标处于年度预期目标的合理区间,判断下半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总体平稳发展态势。在政策目标上,强调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要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最终要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这意味着,今年经济增长目标仍将坚持7.5%的增速下限不变。从上半年经济形势来看,下半年只要维持在7.5%就能达标。
第三,会议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各项决策部署上来”。在我们看来,统一思想与行动肯定有所指。今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宏观政策要促转型和调结构,政策思路和操作手法都与过去不同,这一度在不同地方、不同部门之间引发了争议(如前不久对货币政策松与紧的争论)。中央强调要统一思想和行动,实际上透露了当前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最主要的还是地方与中央的矛盾。
第四,在政策调控上,仍然要坚持“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和微调,根据经济形势变化,稳中有为”。这一表态意味着,只要经济发展在目标区间之内,宏观经济政策就不会有显著变化,尤其是不会轻易出台刺激性的政策。
第五,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上,主要强调“盘活存量、优化增量、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把钱用在刀刃上”。这意味着,本届政府所鼓励的积极财政政策,不是扩大财政资金规模,更主要的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盘活存量,则意味着调整财政资金使用的可能性。
第六,在投资问题上,中央强调“保持合理投资增长”;“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信息产业发展,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推动新兴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这显示,中央将根据情况来调整投资增速,在投资领域上倾向于战略新兴产业,如信息产业等。在服务业发展上,不再强调“生产性服务业”,而是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第七,政治局会议指出,“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不少市场人士解读,中央政治局不再谈房地产调控,也没有提打压房价,对发展房地产的表态十分中性,与过去相比,这是房地产政策要有所松动的信号。有市场人士总结为,“稳增长”房地产必须“出力”;而实现“城镇化”,房地产必须“出工”。在我们看来,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的表态,最多是一个中性的表态,保留了弹性,但并未给出明确的松动信号。因此,还谈不上“重大利好”。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整体来看,中央决策层认为经济形势异常复杂,因此必须保住全年7.5%的经济增速,这将带给中国市场更大的信心。与此同时,中央仍将推动结构调整,同时保持一定的投资增长。一切都是以稳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