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焦点
上月,中国铁路总公司启动货运组织改革,将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中铁特货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和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手中的车辆、集装箱等资产统一整合移交到路局,通过以路局为主体的货运改革推动铁路货运新发展。这一改革为汽车物流开辟了新的机会。欧洲最大的出厂汽车物流商捷富凯公司全球CEO纳达尔(LUC NADAL)表示,面对不断增长的汽车出口市场,中国汽车物流外包的市场潜力巨大,尤其是通过公司所擅长的铁路联运,这正是目前中国市场尚未开发的“处女地”。据介绍,作为神龙、GE等汽车生产巨头的物流供应商,在捷富凯原全球网络400万辆的汽车运输量中,50%通过公路运输,30%通过海运,20%通过铁路运输。但在中国市场,汽车生产商运输汽车到客户或4S店,还主要依靠公路和内河,出口也主要通过海运。对此,纳达尔表示,对于运输距离较长,价值又较高的产品,很多时候通过铁路运输的优势大于海运。比如汽车要从中国的中部地区运输到莫斯科,通过铁路只需要10~15天,而海运则需要20~25天,此外还需要增加存放在码头等的存货成本。而目前,中国的汽车物流基本没有通过铁路运输的先例,这与欧美等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据了解,中国的铁路货运系统过去习惯于运送煤炭、焦炭、钢铁和矿石等大宗商品,这占了整个铁路货运量的98%,发达国家的铁路集装箱运输(主要装运服装、家电、汽车)占铁路货物运输比重高达30%~50%,而中国只有2%左右,大量的适箱业务流向了公路。与大宗商品运输不同,运送汽车、家电等集装箱,需要提供“门到门”的服务,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灵活地安排运输计划,而这恰恰是垄断多年的铁路体系最不擅长的打法。不过,中国铁路货运的改革已经启动,也为汽车物流通过铁路运输开辟了潜在的机会。这正是纳达尔看好汽车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